时间: 2025-04-26 03:2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0:15
今岁月和桂,不肯作中秋。一年惟此佳节,底事白教休。我已侵寻七秩,况复轮囷万感,合恨更分愁。先自无聊赖,雨意得能稠。天柱峰,知何处,老难游。痴云如妒,不知弦管可吹不。安得风姨扫荡,推出团圆月姊,便遣柱香浮。世事十常九,不使展眉头。
今年的月亮与桂花相伴,却不愿意出现中秋。每年只有这一天的佳节,为什么要让人白白地忍受无聊呢?我已经走过了七十个春秋,况且生活中有太多的感慨,常常是怨恨与忧愁交织。我本来就无所事事,雨水的意境越来越浓厚。那天柱峰,究竟在哪儿,老是难以游览。那痴情的云像是在嫉妒,不知道乐器是否还能奏响。哪里能请风姐姐来扫荡,推出那团圆的月亮姐姐,让香柱飘浮。世间的事十有八九,让人无法展露笑颜。
作者介绍:吴潜,字君弼,号潜溪,南宋诗人,以词风清丽著称,常以个人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
创作背景:这首《水调歌头》作于己未年的中秋,正值作者年岁已高,面对中秋无月,感慨万千。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团圆的渴望。
《水调歌头(己未中秋无月)》是一首深具情感的诗作,它通过对中秋无月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忧愁。中秋节是团圆的象征,但无月的出现却使得这种团圆的美好被打破,带来了一种失落感。诗人用“月和桂”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渴望与失落的对比,强调了中秋佳节的重要性。诗中“我已侵寻七秩”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年华的无奈与感慨,时间的流逝让他更加珍惜这短暂的团圆时刻。
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反思,尤其是“世事十常九,不使展眉头”道出了人生的不易,诗人似乎在感叹生活中的种种烦恼与困境。然而,在这样的忧愁中,诗人依然希望能够有一个团圆的瞬间,哪怕是一轮明月,也能带来片刻的宁静与美好。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意象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团圆的渴望,揭示了生活的烦恼与孤独,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伤与希望。
诗词测试:
今年中秋诗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合恨更分愁”中的“合恨”意指?
诗中提到的“天柱峰”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