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瑞鹤仙》

时间: 2025-04-25 22:22:36

诗句

小亭山半枕。

又一番园林,春事整整。

微阴护轻冷。

早蜂狂蝶浪,褪黄消粉。

阑干日永。

数花飞、残崖断井。

仗何人、说与东风,莫把老红吹尽。

休省。

烟江云嶂,楚尾吴头,自来多景。

愁高怅远。

身世事,但难准。

况禁他,东兔西乌相逐,古古今今不问。

算鸱夷、办却扁舟,个中杀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22:36

原文展示

瑞鹤仙
作者:吴潜

小亭山半枕。又一番园林,春事整整。微阴护轻冷。早蜂狂蝶浪,褪黄消粉。阑干日永。数花飞残崖断井。仗何人说与东风,莫把老红吹尽。休省。烟江云嶂,楚尾吴头,自来多景。愁高怅远。身世事,但难准。况禁他,东兔西乌相逐,古古今今不问。算鸱夷办却扁舟,个中杀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小亭子,靠山而建,周围是一片春天的园林,春光明媚。微微的阴云笼罩着,带来一丝凉意。早晨的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花瓣上的黄色和粉色渐渐褪去。阳光照耀下的栏杆显得格外悠长,几朵花儿飘落在崖边和井口。是谁在对东风低语,别把老红花全都吹散。不要在意这些。烟雾缭绕的江水与云雾交融,楚国的尽头和吴国的开端,自古以来风景如画。心中愁绪满满,身世如梦,难以把握。更何况东兔西乌之间的追逐,古今中外都不必去问。只要算上鸱夷的扁舟,心情就会安稳。

注释

  • 瑞鹤仙:词牌名,常用来表达春景和抒发愁绪。
  • 小亭:指小型的凉亭,用于休息和观景的地方。
  • 春事整整:春天的景象十分快好。
  • 微阴护轻冷:微云遮住阳光,带来些许凉意。
  • 阑干日永:栏杆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悠长。
  • 东兔西乌:古代传说中,兔子与乌鸦的追逐,象征时间与流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字仲明,号大庵,宋代词人,其词风清新、婉约,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瑞鹤仙》是吴潜在春天游览园林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瑞鹤仙》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春天的美景与抒发的愁绪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开篇“小亭山半枕”一句,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安逸的氛围,读者仿佛可以亲身体验到那份温柔的春意。接着,微阴与轻冷的描写,抓住了春天早晨的特点,给人以清新而又凉爽的感觉。

“早蜂狂蝶浪,褪黄消粉”,这句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随之而来的“阑干日永”则又透出一丝惆怅。此时,作者的情感开始转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仗何人说与东风,莫把老红吹尽”,这不仅是对春景的珍惜,更是对青春易逝的无奈。作者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反映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对生命的哲思。

整首词在描绘景色的同时,融入了丰富的情感与思考,使得诗词在简单的自然景观中,蕴藏了深刻的哲理,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亭山半枕”:描绘一个小亭子依靠在山半腰,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景象。
  • “又一番园林,春事整整”:再次强调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 “微阴护轻冷”:描绘早晨的微阴,带来一丝清凉,衬托出春日的温柔。
  • “早蜂狂蝶浪”:描写春天的生命活力,蜜蜂和蝴蝶的舞动象征着春天的繁荣。
  • “仗何人说与东风”:提问,谁在向东风诉说,表明了与自然的对话。
  • “烟江云嶂,楚尾吴头”:将地理和历史结合,表现出江山的美丽与悠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早蜂狂蝶浪”,形象地表现出春天活泼的生机。
  • 拟人:如“仗何人说与东风”,赋予自然以人类情感。
  • 对仗:如“东兔西乌”,形成对称美感,增强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哲学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亭:象征着安宁与静谧。
  • 春事:代表着生机与希望。
  • 早蜂狂蝶: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东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青春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小亭山半枕”指的是诗中的哪个意象?

    • A. 小亭
    • B. 山
    • C. 半枕
    • D. 以上都是
  2. 诗中提到的“东兔西乌”所象征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变化
    • B. 时光的流逝
    • C. 自然的和谐
    • D. 人生的无常
  3. “莫把老红吹尽”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珍惜?

    • A. 春天的景色
    • B. 青春的美好
    • C. 生命的意义
    • D. 友谊的长存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吴潜的《瑞鹤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出对春天的热爱,但吴潜更侧重于生命哲思,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通过这种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诗人在同一主题下的表达方式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1. 《宋词选》
  2. 《古典诗词鉴赏》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4. 《词话》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通守林彦强寺丞还朝 清逸江 偶然 续长恨歌 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次韵韩无咎右司上巳泛湖 四花 湘江怨 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 次韵季陵贡院新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字里行间 岔事 寒灰更燃 包含果的成语 页字旁的字 赤心报国 鳥字旁的字 捎带脚 诛不避贵 飠字旁的字 包含铠的词语有哪些 月字旁的字 曲意奉迎 郿坞 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边寨 源殊派异 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