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5:10
《扇上画牡丹》
作者: 罗隐 〔唐代〕
为爱红芳满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
叶随彩笔参差长,花逐轻风次第开。
闲挂几曾停蛱蝶,频摇不怕落莓苔。
根生无地如仙桂,疑是姮娥月里栽。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于牡丹花的热爱,花朵的鲜艳使得楼梯旁的红色花香盈满,因而有人在扇子上画下了它的形象。牡丹的叶子随意地随着彩笔的勾勒而参差不齐,花朵则在轻风中依次开放。闲暇时,蝴蝶在花间徘徊,轻轻摇动的扇子并不担心会落在苔藓上。牡丹的根扎得没有地方,宛如神仙的桂树,似乎是嫦娥在月宫中栽种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罗隐(830年—883年),字梦阮,号秋浦,唐代诗人,生于今湖北省,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之一。罗隐以其清新明丽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受到后世赞誉。
创作背景:
《扇上画牡丹》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扇子这一日常生活之物,表现出对花卉的喜爱,寓意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这首诗以扇子为引子,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形象,充满了生动的细节和艺术的表现力。诗中“为爱红芳满砌阶”一句,直接表达了对牡丹花的热爱,鲜艳的红色花朵不仅装点了环境,更令诗人心醉神迷。而“教人扇上画将来”则巧妙地将艺术与自然融合,扇子上的画作仿佛预示着未来的美好。
诗人在描写牡丹的叶子时,运用了“叶随彩笔参差长”,赋予了绘画以生命,强调了艺术创作的灵动性和自由度。接下来的“花逐轻风次第开”,则表现了花朵在自然中绽放的和谐美,展现出一种自然的节奏感。
而“闲挂几曾停蛱蝶”一句,描绘了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自然与生命的美好。最后,诗人通过“根生无地如仙桂”的描写,借用嫦娥的神话,进一步将牡丹的美丽与天上仙境联系在一起,增添了诗意的神秘感。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高洁与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牡丹花的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为爱红芳满砌阶”中的“红芳”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花朵
B. 红色的果实
C. 红色的墙壁
诗中提到的“姮娥”是谁的化身?
A. 月亮
B. 太阳
C. 星星
“闲挂几曾停蛱蝶”中的“蛱蝶”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种蝴蝶
C. 一种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上述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扇上画牡丹》这首诗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