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金山僧院》

时间: 2025-04-28 08:19:58

诗句

根盘蛟蜃路藤萝,四面无尘辍棹过。

得似吾师始惆怅,眼前终日有风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19:58

原文展示:

根盘蛟蜃路藤萝,四面无尘辍棹过。
得似吾师始惆怅,眼前终日有风波。

白话文翻译:

根系缠绕的蛟蜃,蔓藤萦绕的小路。四周尘土不染,停船而过。
若如我的师父那样,开始感到惆怅,眼前却终日波涛汹涌。

注释:

  • 根盘:树根盘绕,形容树木根系繁茂。
  • 蛟蜃:传说中的水中生物,代表江河湖海的神秘。
  • 藤萝:一种攀爬植物,常用于描述自然生长的景象。
  • 得似吾师:指向自己尊敬的老师,暗指学习与传承。
  • 惆怅:忧愁、悲伤的情感。
  • 风波:波涛汹涌的水面,象征着生活中的动荡与不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3年-909年),唐代诗人,字梦阮,号景山,晚号醉吟生,出身于官宦家庭,后因政治变故,经历了诸多波折。罗隐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见长,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金山僧院》创作于唐代,诗人借参访金山僧院之际,抒发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诗中既有对宁静环境的赞美,又隐含对世事纷扰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内心安宁的向往。

诗歌鉴赏:

《金山僧院》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以“根盘蛟蜃路藤萝”描绘了一个静谧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恬淡宁静的感觉。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似乎在告诉读者,外界的纷扰与内心的宁静是可以形成鲜明对比的。

而后两句则引入了诗人的情感转折,提到“得似吾师始惆怅”,这不仅表明诗人对老师的敬仰,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迷茫与不安。最后一句“眼前终日有风波”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展现出诗人在面对生活中无尽的风波时的无奈与渴望。

全诗在结构上呈现出一种对比,前半部描绘自然的宁静,后半部则引出个人的惆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使读者在享受自然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心中的那份惆怅与思考,赋予整首诗更为丰富的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根盘蛟蜃路藤萝:描绘出一个生机盎然的景象,强调自然的繁茂。
  2. 四面无尘辍棹过:四周环境清幽,仿佛与世隔绝,象征着心灵的宁静。
  3. 得似吾师始惆怅:提及师父,表达对师父的追慕与向往,同时引出内心的忧愁。
  4. 眼前终日有风波:现实的冲突与内心的安宁形成对比,揭示了诗人的矛盾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蛟蜃”代表水波荡漾的景象,增加了诗的意象丰富性。
  • 对仗:前后句的对比,形成鲜明的视觉与情感冲突。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得环境与诗人的内心相互呼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风波的无奈,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强调在纷扰中寻求内心的安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扎根于自然,体现生命力与成长。
  • 藤萝:象征柔韧与安宁,代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风波:象征生活中的动荡与不安,代表外界的纷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蛟蜃”指代: A. 一种植物
    B. 传说中的水生物
    C. 一种动物
    D. 一种鸟类

  2. 诗人对自己老师的情感是: A. 爱慕
    B. 嫉妒
    C. 憎恨
    D. 忘记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惆怅
    C. 对财富的追求
    D. 对朋友的怀念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鹿柴》(王维)同样以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为主题,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状态。
  • 《月下独酌》(李白)则通过饮酒抒发孤独,与《金山僧院》的内心惆怅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罗隐诗文集》

相关查询

园丁折花七品各赋一绝单叶御衣黄 秭归郡圃绝句二首 其二 龙津桥 北窗偶书,呈王仲显、南卿二友 蝙蝠 送周子充左史奉祠归庐陵 天平寺 案上梅花 雪后雨作 姑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立字旁的字 柳亸花娇 通办 醟肆 孤恩负义 掀搅 左顾右视 火字旁的字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生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刀字旁的字 包含镂的成语 责先利后 恒例 包含蚊的词语有哪些 迁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