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3:59
《六州歌头(寄孙竹湖)》
作者:刘过
问讯竹湖,竹如之何,如何未归。
道吴山越水,无非佳处,来无定止,去亦何之。
莫是秋来,未能忘耳,心与孤云相伴飞。
愁无奈,但北窗寄傲,南涧题诗。
人生万事成痴。算世上久无公是非。
恨云台突兀,无君子者,雪堂寥落,有美人兮。
疏雨梧桐,微云河汉,钟鼎山林无限悲。
阳山县,是昌黎误汝,汝误昌黎。
这首诗向竹湖问候,想知道竹湖的情况,为什么你还没有回来。
沿着吴山和越水,哪里都是美丽的地方,可是来去都没有定处。
难道是因为秋天来临,你还不能忘怀?我的心与孤云一同飞翔。
无奈愁苦,只能在北窗前高傲,或是在南涧吟咏诗篇。
人生的万事都是痴迷的,算起来世上已久无公正的是非。
我恨那云台高耸,没有君子,雪堂寥落,却有美丽的女子。
稀疏的雨打在梧桐上,微云飘渺在银河,钟鼎山林中无限的悲伤。
阳山县,真是昌黎误了你,而你也误了昌黎。
刘过,字梦阮,号竹溪,宋代词人、诗人,生平经历较为坎坷,曾任职于地方官吏。他的诗词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常描绘山水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六州歌头》创作于一个秋天,诗人以竹湖为寄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并同时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慨。诗中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六州歌头(寄孙竹湖)》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诗作。诗中通过对竹湖的问候,开始了一段思友的旅程。刘过以“问讯竹湖”开篇,直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紧接着描绘了吴山越水的美丽景色,反衬出作者心中游离的状态,表现出一种无所依归的孤独感。诗中的“莫是秋来,未能忘耳”,则暗示着秋天的到来让诗人感到愁苦,心灵上的孤独感愈发明显。
随着诗意的深入,作者开始对人生的感慨,提到“人生万事成痴”,质疑世间的公是非。这一部分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失望,更加深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最后,诗人通过“阳山县,是昌黎误汝,汝误昌黎”来总结,似乎在感叹人与人之间的误解与错过,既是对自己境遇的反思,也是对友人未来的担忧。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语言清新自然,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反思。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自我情感的交融,传达了孤独与游荡的心情,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思考。
《六州歌头》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刘过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吴山越水”是否象征美丽的地方?
A. 是
B. 否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思念与孤独
C. 愤怒
D. 厌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