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9: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9:45
春归村坞绿阴迷,又向山腰转马蹄。
收尽雪芳犹采撷,割残云穗再扶犁。
乡谣到处无音律,野饭黄昏只笋齑。
惟有客愁消不得,隔溪篁竹子规啼。
春天回到了村庄,绿荫迷人,让人感到恍惚。我又在山腰转动马蹄。虽然雪中的香气已经被收尽,我依然在采摘花草;割下残留的云穗,继续为农田耕耘。乡间的歌谣到处都没有音律,黄昏时分的野饭只有竹笋和咸鱼。唯有我这个客人,愁苦依旧无法消散,隔着小溪,竹林中传来杜鹃的啼叫。
郑伯熊,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游子心情的体察。
这首诗作于四月的广陵,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应邀游览乡村,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乡土的情怀,但同时又隐隐感到作为客人的孤独和忧愁。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村庄景象,展现了诗人的乡村情怀与游子心境。开头两句“春归村坞绿阴迷,又向山腰转马蹄”通过细腻的描写,渲染出浓厚的春天气息和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诗人在绿荫之中骑马行走,似乎在享受春日的惬意。接下来的“收尽雪芳犹采撷,割残云穗再扶犁”则体现了农耕的忙碌,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劳动的紧密联系,反映出诗人对乡土生活的向往。
然而,转折之处在“乡谣到处无音律,野饭黄昏只笋齑”,诗人开始感受到乡村的单调与寂寞,乡村歌谣的缺失让人感到无奈,晚餐的简单也似乎暗示着生活的平淡。最后两句“惟有客愁消不得,隔溪篁竹子规啼”将诗人的愁苦情绪推向高潮,杜鹃的啼叫成为了他思乡情绪的象征,隔着溪水,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离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带给读者一种既清新又哀伤的情绪,展现了游子对乡土的依恋与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乡村生活的平淡,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尽管春天带来了生机,但游子的心中依然充满了愁苦。
诗中“绿阴”指的是什么?
A. 青山
B. 树木的绿荫
C. 河水
D. 草地
诗人“又向山腰转马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迷茫
B. 喜悦
C. 忧伤
D. 无聊
“隔溪篁竹子规啼”中的“子规”指的是什么鸟?
A. 麻雀
B. 燕子
C. 杜鹃
D. 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