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饮散呈主人》

时间: 2025-04-30 17:21:39

诗句

梦觉笙歌散,空堂寂寞秋。

更闻城角弄,烟雨不胜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21:39

原文展示:

饮散呈主人
梦觉笙歌散,空堂寂寞秋。
更闻城角弄,烟雨不胜愁。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醒来时笙歌已经结束,空荡的大厅显得格外寂寞,秋天的气息弥漫。更听到城角传来的乐声,烟雨蒙蒙,愁苦无法承受。

注释:

  • 梦觉:指在梦中醒来。
  • 笙歌:笙是一种乐器,笙歌指音乐和歌声。
  • 空堂:空荡荡的大厅。
  • 寂寞:孤独、寂静的状态。
  • 城角弄:指城边的小巷,弄是小巷的意思。
  • 烟雨:指细雨弥漫,像烟一样的雨。
  • 不胜愁:无法承受的愁苦。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秋天孤寂场景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对往日欢乐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840-910),字子华,唐代诗人,以词闻名。其作品多表现离愁别绪,情感细腻,风格清丽婉约。

创作背景:

《饮散呈主人》作于诗人聚会后,描述了欢聚后独自面对空荡和孤寂的心情,反映了人际关系的脆弱和人生的无常。

诗歌鉴赏:

《饮散呈主人》通过简洁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从欢快转向孤独的过程。诗中“梦觉笙歌散”一语,既表现出聚会的结束,也暗示了快乐时光的瞬逝,营造出一种无奈的氛围。接着“空堂寂寞秋”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感,空荡的厅堂与秋天的意象相结合,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一句“更闻城角弄,烟雨不胜愁”,则是诗人对外界的感知,细雨和愁绪互相交织,使得内心的孤独更加深重。这首诗以其清新而又悲凉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眷恋,体现了唐代诗词的韵味与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梦觉笙歌散:梦中醒来,发现歌声已经结束,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与逝去。
  • 空堂寂寞秋:空荡的厅堂显得格外孤独,秋天的到来更增添了寂寞的气氛。
  • 更闻城角弄:听到城角的小巷传来的音乐声,表明外界的热闹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 烟雨不胜愁:细雨模糊了视线,无法承受的愁苦如烟雨般弥漫,进一步加重了内心的忧伤。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梦觉笙歌散”与“空堂寂寞秋”,形成对比,增强诗的韵律感。
  • 意象:秋、烟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落寞的氛围,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体现了对聚会后孤独和愁苦的反思,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与对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美好与短暂的时光。
  • 笙歌:象征着欢聚与欢乐。
  • 空堂:象征孤独与失落。
  • :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烟雨:象征忧愁与缥缈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梦觉笙歌散”意指: A. 聚会欢乐
    B. 梦醒孤寂
    C. 音乐悠扬

  2. “空堂寂寞秋”描绘的是: A. 热闹的场面
    B. 孤独的氛围
    C. 秋天的美景

  3. “烟雨不胜愁”中的“烟雨”象征: A. 欢乐
    B. 愁苦
    C. 友谊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韦庄的《饮散呈主人》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现了在孤独中对往日友谊的怀念,但韦庄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通过豪放的饮酒来抒发情感,两者各具风格,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韦庄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新市杂咏十首 春闺杂咏·梅 读张子房传 勉赵法曹 呈古洲老人 满江红 自喻呈赵润夫 瑞鹧鸪 书堂遇雨 上运管张平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过市招摇 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侃的词语有哪些 中蒙 疋字旁的字 力挽狂澜 豕字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立言不朽 经官 歺字旁的字 声光 做好做歹 锣鼓点儿 食字旁的字 温情蜜意 灵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