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2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27:36
天仙子·怅望前回梦里期
作者:韦庄 〔唐代〕
怅望前回梦里期,看花不语苦寻思。
露桃宫里小腰肢。眉眼细,鬓云垂,
唯有多情宋玉知。
怅惘地望着往日梦中期盼的时光,看到花却无言以对,心中苦苦思索。
桃花露水中,映衬着那纤细的身姿。她的眉眼如画,鬓发如云,
唯有多情的宋玉才能理解我的情感。
韦庄(836年-910年),唐代诗人,字子华,号梦得,作品以婉约细腻见长,擅长词作,尤其在《花间词》中有所表现,风格承袭了李清照的细腻情感。
此首词创作于唐代末年,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对爱情的思索与无奈,反映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的交织。
《天仙子·怅望前回梦里期》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与美丽爱情的怅惘。开篇即以“怅望”二字引入,情感的基调已经奠定。诗中“看花不语”不仅描绘了眼前的花景,更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桃花的露水映衬出女子的纤细身姿,既是对美的赞美,也暗含了对爱情的渴望与追寻。
“眉眼细,鬓云垂”一句,生动勾勒出女子的美丽,仿佛让人看到了一个温柔雅致的女子形象,诗人在此处流露出对理想爱情的无限向往。结尾提到的“唯有多情宋玉知”,不仅点明了诗人对理解与共鸣的渴求,更是对唐代文人情感世界的深刻反映。
整首词浑然天成,情感细腻而真挚,展现了诗人在爱情与人生苦短中的深思,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以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追寻,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诗中“怅望”意为:
A. 忧愁地凝望
B. 开心地看待
C. 轻松随意
D. 漫不经心
“唯有多情宋玉知”中的“宋玉”指的是:
A. 一位古代女子
B. 一位多情的才子
C. 一位诗人
D. 一位书法家
诗中“看花不语”表现了:
A. 诗人对花的赞美
B. 诗人的内心孤独
C. 诗人的快乐情绪
D. 诗人对花的厌倦
韦庄的《天仙子·怅望前回梦里期》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反映了对往日美好爱情的怀念,但韦庄更强调内心的思索与惆怅,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展现出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守。两者共同展现了唐代词人在情感表达上的细腻与丰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