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0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01:04
作者:韦庄 〔唐代〕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
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
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我记得那一年在花下的夜晚,初次认识谢娘的时候。
水堂西面的画帘垂下,我们携手暗自约定。
惆怅的是清晨的黄莺与残月,分别后,从此隔绝了音信。
如今我们都成了异乡人,再相见也没有什么缘由。
作者介绍:韦庄,唐代诗人,字子美,号梦得,曾任官职,诗风清丽,擅长描绘细腻情感与风景。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韦庄的晚年,可能表达对往昔恋情的怀念与无奈,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与人们情感的渴望与失落。
《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是韦庄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展现了初恋的甜蜜与后来的惆怅。开篇便以“记得那年花下”引入,瞬间唤起了读者对美好时光的回忆。词中描绘的深夜、花下场景,营造出浪漫而又温柔的氛围,令人在想象中感受到那份初识的悸动。
“水堂西面画帘垂”,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优雅的环境,画面感极强,仿佛让人身临其境。诗中的感情从甜蜜转向惆怅,通过“惆怅晓莺残月”的描写,展示了离别的伤感。最后一句“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更是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令人唏嘘。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讲究,花、月、莺等,都蕴含了浓郁的情感色彩,交织出一幅美丽而又伤感的画面,令人思索流逝的时间和淡去的爱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以回忆为线索,表达了对初恋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了人们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对失去的惋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谢娘”是谁?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心中的爱慕对象
C. 诗人的母亲
答案:B
“携手暗相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与甜蜜
B. 悔恨与伤心
C. 生气与失望
答案:A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喜
B. 无奈与伤感
C. 愤怒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韦庄的《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怀念,但韦庄更侧重于离别后的惆怅,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渴望。两者在情感基调上相辅相成,共同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爱情的细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