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3:39
鲍待用挽词四首
作者:林亦之
去年一笑荔枝园,
今岁重来是墓门。
纵有青青旧时树,
已看斜日照黄昏。
去年的时候,我们在荔枝园里笑语盈盈;
今年再来,已是来到墓地的大门。
即使还有那青青的旧时树木,
也只能在斜阳下,见证黄昏的到来。
荔枝自古以来被视为美味佳果,在古代文人的诗词中常常用来表达欢愉的情感。《诗经》中多有描写荔枝的诗句,借此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墓门则是死亡的象征,常出现在挽词中,表现出对逝去生命的哀伤与怀念。
作者介绍:林亦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诗作常蕴含对人生哲理的深邃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悼念鲍待用的过程中创作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过去的欢愉与现在的哀痛,展现了时间流逝的无情。
这首挽词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生命的无常与友情的珍贵。开头两句以荔枝园的欢笑与墓门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击。荔枝园代表了生机和快乐,而墓门则象征着死亡与失落。这种对比不仅彰显了时间的流逝,也使得失去的痛感更加深刻。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对旧时树木的描绘,表达了即使有过去的美好回忆,依然无法改变现实的悲哀。斜日与黄昏的意象,进一步增强了时间的流逝感与生命的脆弱。全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怀念与对生活深刻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生死、怀念与时光流逝”展开,通过对比与意象,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荔枝园”象征什么?
A. 欢乐的记忆
B. 悲伤的回忆
C. 失去的时间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悲伤
C. 忧虑
“斜日照黄昏”中的“斜日”指的是什么?
A. 早晨的阳光
B. 午后的阳光
C. 傍晚的阳光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