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大庾驿有怀》

时间: 2025-04-26 02:43:44

诗句

一囊书重百馀斤,邮吏宁知去计贫。

莫讶偏吟望乡句,明朝便见岭南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3:44

原文展示:

一囊书重百馀斤,邮吏宁知去计贫。莫讶偏吟望乡句,明朝便见岭南人。

白话文翻译:

一袋书信重达百余斤,邮差怎能了解我生活的困苦。不要惊讶我在此吟唱思乡的诗句,明天就会见到来自岭南的人。

注释:

  • 一囊书重百馀斤:一袋书信的重量超过一百斤,表达了书信的沉重和寄托的心情。
  • 邮吏宁知去计贫:邮差怎么会知道我出发的打算和生活的贫困。
  • 莫讶偏吟望乡句:不要惊讶我吟咏思乡的诗句。
  • 明朝便见岭南人:明天我就能见到来自岭南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见长。他的作品多描写生活与感情,具有一定的乡愁情怀。

创作背景:

《大庾驿有怀》创作于旅途中,诗人在送信的过程中感受到对家乡的思念,借此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艰辛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既有对生活重担的感慨,也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开头一句“一囊书重百馀斤”不仅形象地展现了书信的沉重,更是象征了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寄托着他对家乡人和事的牵挂。接着的“邮吏宁知去计贫”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邮差只负责传递信件,却无从知晓他背后的辛劳与困苦。这种情感的对比,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生活的艰辛与心灵的孤独。最后两句“莫讶偏吟望乡句,明朝便见岭南人”,则是一种寄托希望的情感,诗人在思乡的同时,也对未来的重逢充满期待,展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这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囊书重百馀斤”:诗人用“一囊”形容自己寄送的书信,重达“百馀斤”,强调书信的分量和内心的沉重。
  2. “邮吏宁知去计贫”:通过对话语气,表达诗人对邮差的无奈,暗示他生活的困苦无人知晓。
  3. “莫讶偏吟望乡句”: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自己在此吟唱思乡之情的自然与真实。
  4. “明朝便见岭南人”:展现了一种对未来的期待,说明即将与家乡的人重聚。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书重”与“计贫”,形成了对比,有助于强调情感的复杂性。
  • 比喻:将书信的沉重比作生活的负担,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乡、生活的困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体现了唐代士人的情怀与追求。

意象分析:

  • 书信:象征着情感的寄托与沟通,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 邮吏:代表着生活的琐碎与无奈,强调诗人与外界的隔阂。
  • 岭南人:象征着希望与重聚,暗示着即将恢复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一囊书重百馀斤”的意思是: A. 一袋书信很轻
    B. 一袋书信很重
    C. 一囊书信不值钱
    D. 一囊书信很少

  2. 诗人为何对邮吏的了解感到无奈? A. 邮吏不会送信
    B. 邮吏只负责传递,不知其背后困苦
    C. 邮吏太忙
    D. 邮吏不喜欢他

  3. 诗人期待明天见到谁? A. 朋友
    B. 自己
    C. 岭南人
    D. 邮吏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乡思》白居易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但通过描绘月夜景象来引发对故乡的思念。
  • 《乡思》:同样以思乡为主题,但通过对乡土风景的描写,展现了更为细腻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教程》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祗答天平庞相公 同年李宗太平法掾 退居五首 二月十八日席上忆季长未还不同斯乐欲作诗寄 登师利寺文殊阁 寒夜与伯氏晏坐 送杨偕太傅知淮阳军 古意 太祖永昌陵 当直偶题所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毋字旁的字 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狞獝 漂渺 蛰燕 用字旁的字 衮衣西归 跳珠 齲字旁的字 瓦解土崩 见字旁的字 耳食之论 BBC 小字头的字 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目无尊长 悬车之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