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商山修路僧院》

时间: 2025-04-26 02:26:03

诗句

此地修行山几枯,草堂生计只瓶盂。

支郎既解除艰险,试看人心平得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6:03

原文展示:

题商山修路僧院
作者:蒋吉〔唐代〕
此地修行山几枯,
草堂生计只瓶盂。
支郎既解除艰险,
试看人心平得无。

白话文翻译:

这片修行的地方,山谷已经干枯,
草堂的生计仅靠一个瓶子和一个碗。
支郎既然已经摆脱了艰难险阻,
那么看看人们的心境是否平和呢?

注释:

  1. 修行:在这里指的是修道、修身养性,通常与宗教有关。
  2. 几枯:几乎干枯,形容山的干旱。
  3. 草堂:用草木搭建的简陋房屋,指僧侣的居所。
  4. 瓶盂:瓶子和碗,象征简单的生活。
  5. 支郎:支郎在这里指的是帮手或小伙子,可能是指僧侣的助手。
  6. 艰险:艰难险阻。

典故解析:

诗中未涉及显著的典故,但“修行”一词常常与佛教或道教的修炼有关。唐代是佛教盛行的时期,许多诗人受到其影响,以山水和隐居生活为题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蒋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多涉及自然景观及道教、佛教思想,倡导简单、清净的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社会动荡的时期,许多文人开始寻求隐居和修行,以逃避政治纷争和生活压力。作品反映出诗人对修行生活的思考与对人心的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商山修道院的环境和僧侣的生活状态。首句“此地修行山几枯”,直接点出环境的荒凉,传达出一种孤寂与清冷的氛围。接着“草堂生计只瓶盂”,则展示了僧侣们的生活极为简朴,只有极少的生活用具,反映出修行者对物质的无欲与淡然。在最后两句中,诗人将目光转向人心,提到“支郎既解除艰险”,似乎在说修道者经历了许多磨难,而如今能否平心静气,正是对修行成果的考验。整首诗意蕴深厚,既有对环境的描写,也有对人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修行的理解与体悟。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此地修行山几枯:描绘出修行的环境,暗示荒凉与孤独。
    • 草堂生计只瓶盂:生活简单,象征着对世俗的淡泊。
    • 支郎既解除艰险:指经过多次磨难后,得到了解脱。
    • 试看人心平得无:引导出对人心状态的思考。
  2.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瓶盂”与“草堂”,形成简洁的对比。
    • 比喻:用“瓶盂”象征简单的生活,传达出修行者的心态。
  3. 主题思想

    • 整首诗体现出对修行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物质的淡泊与对心灵平和的追求,体现了唐代文化中对隐逸生活的推崇。

意象分析:

  • :象征修行的环境,宁静与孤寂。
  • 草堂:代表简单的居所,表达对物质生活的不执着。
  • 瓶盂:生活的必需品,象征简朴和清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草堂”代表什么? A. 富丽堂皇的居所
    B. 简陋的住所
    C. 城市的房屋

  2. 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诗传达怎样的心态? A. 对物质生活的渴望
    B. 对人心平和的追求
    C. 对政治的愤怒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贾岛《寻隐者不遇》

诗词对比

  • 王维的《终南山》同样描绘了隐居生活,但更侧重自然景观与人心的和谐;而蒋吉的这首诗则更多地反映了生活的艰辛与人心的平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王右司游南岳三绝 和王右司游南岳得晴 和王右司回雁峰韵 和王文州梅花韵 和王宫教送酒韵 和汪诚之韵 和潘判官送酒韵 和马宜州卜居七首·足堂 和马宜州卜居七首·欣欣亭 和马宜州卜居七首·退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煎盐迭雪 嗟尚 吉凶 入地 噤若寒蝉 疋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家丑不可外扬 楚歌之计 車字旁的字 齐齐哈尔市 私字儿的字 攴字旁的字 拳铳 不厌求详 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