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0:07
夜阻江上
作者: 吴稼竳 〔明代〕
风揭空江浪忽兴,停舟断岸石棱棱。
遥闻野寺一声磬,近辨渔家几处灯。
归信不如潮有准,客程翻似梦无凭。
薄寒谁为更衣计,闲杀中闺半臂绫。
夜晚的江面上风起浪涌,船停在断崖旁的石头上。
远处隐约听到野外寺庙传来的钟声,近处可以辨认出渔家几盏灯火。
归来的信念不如潮水那样可靠,旅途的行程仿佛像梦一样没有凭据。
夜晚的寒冷,谁来为我准备衣物?闲适的时光中,窗帘的轻纱仿佛是半臂的绫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其意象和情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生活、自然与内心感受的细腻观察。
作者介绍
吴稼竳(1580-1645),明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富有哲理性,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夜阻江上》创作于吴稼竳晚年,正值明末动乱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常常怀有对故乡归属感的期待与无奈。
《夜阻江上》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描绘了诗人于夜晚江上的所见所感。开头两句即以“风揭空江浪忽兴”描绘出江面上突如其来的风浪,营造出一种紧张气氛。诗人停舟在石岸,感受到自然的威力与孤独的压迫。接下来的“遥闻野寺一声磬,近辨渔家几处灯”则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宁静的渴望,寺庙的钟声象征着内心的安宁,而渔家灯火则为他带来一丝温暖的希望。
“归信不如潮有准,客程翻似梦无凭”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与无奈,归家的信念如同潮水般波动不定,而旅行的过程则如梦一般虚幻,令人感到无所依靠。最后两句“薄寒谁为更衣计,闲杀中闺半臂绫”则反映了诗人在寒冷夜晚的孤独与渴望得到温暖的心情,暗示着内心的脆弱与对温情的渴求。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归属的渴望,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富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与生活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内心情感的细腻,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停舟断岸石棱棱”意在表现什么?
A. 船只的坚固
B. 自然的险峻
C. 渔家的生活
D. 夜晚的宁静
“归信不如潮有准”一句中,“潮”是用来比喻什么?
A. 归家的希望
B. 自然的规律
C. 生活的波动
D. 诗人的心情
诗人对寒冷的描写表现出他怎样的情感?
A. 愉快
B. 孤独
C. 期待
D. 安宁
答案汇总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