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3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5:03
丙戍上元後和昌英叔李花
作者:杨万里
春暖何缘雪压山,
香来初认李花繁。
露酣月药苍茫外,
梅与山礬伯仲间。
剩雨残风底无赖,
明朝後日不堪看。
泥深小忍春游脚,
犹遣青童去一攀。
春天温暖,为什么雪还压在山上呢?
花香四溢,才刚刚认出李花的繁盛。
露水醉人,月光如药,苍茫的景色在外,
梅花与山上的矿石相互争辉。
剩下的雨和残风让我感到无奈,
明天和后天的景色令人不堪忍受。
泥土深厚,小心翼翼地不敢春游,
还是让青少年去攀爬一番。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在他的作品中,常常融入社会时事和个人经历。
创作背景:
《丙戍上元後和昌英叔李花》是杨万里在上元节后写的一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及对李花的赞美。诗中融入了对春天气候变化的感慨,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春天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开篇的“春暖何缘雪压山”,既表现了春天的温暖与雪的残留形成的对比,也暗示了自然界的不确定性。这种对比引发了读者对春天的期待和思考。接下来的“香来初认李花繁”,将读者的目光引向李花,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诗中“露酣月药苍茫外”描绘了春夜的宁静与美丽,月光如药一般清冷,给人一种恬淡的感觉,仿佛自然的药方,治愈着人们的心灵。而“梅与山礬伯仲间”则将梅花与矿石作比较,突显了自然的多样性和丰富的美感。
然而,诗的最后几句却转向了内心的无奈与困扰,表现出对气候变化的无力感和对春游的期待。泥深的小路让诗人感到踌躇,但即便如此,仍然希望年轻的青童能够去探索那片美丽的春色。这种矛盾的情感让整首诗更具层次感,也使得读者在欣赏春花的同时,感受到诗人心中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命运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A. 梅花
B. 李花
C. 桃花
诗人对未来的天气感到什么?
A. 期待
B. 无奈
C. 兴奋
“露酣月药苍茫外”中的“月药”指的是什么?
A. 月光
B. 药物
C. 露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夜喜雨》相比,杨万里的这首诗更关注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杜甫则更多地描绘了春雨带来的生机与希望。两者共同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但风格和侧重点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