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3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2:01
送苏协律从事振武
琴尊诗思劳,更欲学龙韬。
王粲暂投笔,吕虔初佩刀。
夜吟关月苦,秋望塞云高。
去去从军乐,雕飞岱马豪。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首先提到对琴和诗的思考感到疲惫,渴望学习像龙韬那样的军事才能。接着提到王粲放下了笔,吕虔初次佩刀,暗指文人与武将的角色转换。诗人感受到夜晚在关口吟唱的苦涩与秋天在边塞仰望高云的孤寂。最后,他表达了对从军生活的向往,渴望骑上雕飞的骏马,豪情万丈。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樽前,晚唐著名诗人,以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见长,作品多描写历史人物与社会风貌,风格清新俊逸。
此诗写于杜牧与友人苏协律的送别之际,表达了他对朋友的关心和对军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边塞生活的关注。
这首诗通过对琴、诗与武器的对比,揭示了文学与军事之间的辩证关系。诗人起初沉浸于文人生活,但内心却渴望学习军事才能,体现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诗中提到的王粲与吕虔,既是历史人物的象征,也反映了文人对武将角色的向往与认同。夜吟关月的意境,给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感觉,而秋望塞云则突显了边塞的苍凉与广阔,表现了诗人对远方的思考与向往。最后一句“去去从军乐,雕飞岱马豪”更是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一种豪情壮志,渴望投身军旅的热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冲突与追求。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以及对军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王粲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家?
A. 汉朝
B. 三国时期
C. 唐朝
D. 宋朝
“夜吟关月苦”的“关”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山关
B. 边关
C. 城关
D. 水关
诗人对从军生活的态度是:
A. 消极的
B. 中立的
C. 渴望的
D. 反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