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时间: 2025-04-28 20:52:54

诗句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

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

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52:54

原文展示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作者:李白 〔唐代〕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
塔形标海月,楼势出江烟。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
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白话文翻译:

在尘世的喧嚣中,身披朱色绶带的我向青山致意,仿佛在拜访那佛教的法坛。金色的绳索引导我走上觉悟之路,乘坐宝筏渡过迷雾中的河川。山岭上的树木如飞檐般聚拢,岩石上的花朵覆盖了山谷的泉水。塔楼的形状指引着海上的明月,楼阁的高度仿佛超出了江面的烟雾。三天的香气飘散开来,钟声在万壑之间回荡。秋天的荷花已经结满了珠子,而松树也密密匝匝地覆盖着初生的圆月。鸟儿聚集在一起,似乎在听闻佛法,龙的身影似乎在保护禅宗。我感到惭愧,自己并非如流水般的韵律,怎敢与伯牙的琴声相提并论。

注释

  • 朱绂:古代官员的绶带,象征地位。
  • :拜访。
  • 梵筵:佛教的法坛。
  • 金绳:象征觉悟的引导。
  • 宝筏:象征智慧的载体。
  • 岭树攒飞栱:形容山岭上的树木,像飞檐一样聚集。
  • 塔形标海月:塔的形状指引着海上的明月。
  • 荷秋珠:秋天的荷花结满珠子。
  • 龙参:象征神秘的力量,可能指代佛教的护法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唐代著名诗人,号青莲居士,世称“诗仙”。他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卓越的诗才,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风格独特,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写于李白归山隐居的时刻,寄托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孟浩然与李白是同代诗人,二人是好友,常有诗歌唱和之情。在这首诗中,李白表达了对孟浩然的怀念,借景抒情,展现出山水之美和生命的哲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李白作为“诗仙”的超凡脱俗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通过“朱绂遗尘境”引入,表现出诗人对尘世的超脱与向往,随后用“青山谒梵筵”描绘了高山上的宁静与美丽,仿佛在与佛教的智慧对话。接下来的“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更是将智慧与觉悟的主题深化,象征着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与追求。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岭树攒飞栱”和“岩花覆谷泉”,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生态景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对话。诗中“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则传达了一种佛教的氛围,暗示着对心灵平静的渴望。

最后,诗人自谦“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表明了他对音乐与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虽感到自己的成就无法与伟大的音乐家伯牙相比,但仍不失其追求艺术的热情。这种自谦与渴望,正是李白个性的一种体现,既有豪放之气,又有深刻的内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朱绂遗尘境:朱色的绶带象征着官职,暗示诗人离开了尘世的喧嚣。
  2. 青山谒梵筵:青山象征着宁静,诗人向佛教的法坛致敬。
  3. 金绳开觉路:金色的绳索引导人走上觉悟之路,象征智慧。
  4. 宝筏度迷川:宝筏象征佛教的智慧,帮助人渡过迷雾中的河流。
  5. 岭树攒飞栱:山岭的树木如飞檐般聚拢,展现自然的美。
  6. 岩花覆谷泉:岩石上的花朵覆盖山谷的泉水,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7. 塔形标海月:塔的形状指引海上的明月。
  8. 楼势出江烟:楼阁的高度仿佛超出了江面的烟雾,表现出一种高远的感觉。
  9. 香气三天下:香气弥漫,传递出佛教的氛围。
  10. 钟声万壑连:钟声在山谷中回荡,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11. 荷秋珠已满:秋天的荷花结满珠子,象征丰收。
  12. 松密盖初圆:松树覆盖着初生的圆月,意象丰富。
  13. 鸟聚疑闻法:鸟儿聚集,似乎在听闻佛法。
  14. 龙参若护禅:龙的身影在保护禅宗,象征神秘力量。
  15. 愧非流水韵:诗人感到自愧,认为自己的韵律不如流水般自然流畅。
  16. 叨入伯牙弦:自谦地表示自己无法与伯牙的琴声相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如“金绳开觉路”。
  • 拟人:鸟聚似乎在听闻佛法,赋予鸟类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李白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了对心灵宁静的追求,展现了他对艺术和人生的独特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代表宁静、远离尘世。
  • 梵筵:象征智慧与灵性。
  • 宝筏:象征智慧的载体。
  • 钟声:传达宁静与和谐的氛围。
  • 荷花:象征丰收与美好。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视觉效果,也传达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生活在哪个朝代?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2. “朱绂遗尘境”的意义是什么? A. 代表官职
    B. 代表对尘世的超脱
    C. 代表对朋友的怀念
    D. 代表对自然的热爱

  3. “荷秋珠已满”中的“荷”指的是什么? A. 荷花
    B. 荷叶
    C. 荷包
    D. 荷塘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的另一首著名作品,展现了其豪放的个性。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宁静与和谐,但风格更为婉约。
  • 杜甫《春望》: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主题上更为沉重。

这两首作品与李白的诗歌在意境和情感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

译文

朝服绶带遗弃在尘世之境,赶赴青山拜谒佛教道场。 黄金为绳显示觉悟之路,乘上宝筏渡过惑人迷川。 岭上高树拢聚构成飞栱一般,岩上红花盛开掩盖山谷的泉水。 佛塔高耸是海上日出的标志,佛楼雄伟依傍大江烟云缭绕。 佛烟香气传遍欲界色界无色界,佛钟敲响声连万壑千川。 手中念珠如秋日莲子成熟满把满串,繁茂的松树团团圆圆如月。 鸟儿相聚疑是为听法而来,龙王亦来参加原为护法而来。 惭愧我无洋洋兮若江河般的流水声韵,可以混为伯牙的琴上之声。

注释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狮子林竹下偶咏 衍上人萧然斋 池上晚立 题陈允中山居图 燕余左司宅 题铜坞后山石 过荷叶浦 舟行昆山怀陈惟寅山人 渔父篇赠瞿敬夫 青青水中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遗叙 高谈阔论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金库 声门 有风有化 包含杆的词语有哪些 绿水青山 黹字旁的字 成群结队 提土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鼠字旁的字 骇扰 片鳞半爪 矜开头的成语 一品白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