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永昼》

时间: 2025-05-07 08:40:54

诗句

肯将永昼等闲过,潇洒山房此啸歌。

竹露分凉通短槛,槐云蘸绿上轻罗。

孤怀落落冰心映,尘世劳劳热客多。

剩羡陂塘双白鹭,也知缓步向风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0:54

原文展示:

永昼
刘敦元

肯将永昼等闲过,
潇洒山房此啸歌。
竹露分凉通短槛,
槐云蘸绿上轻罗。
孤怀落落冰心映,
尘世劳劳热客多。
剩羡陂塘双白鹭,
也知缓步向风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意思是:我怎能把这漫长的白昼当作寻常的日子来度过呢?在这山间小屋中,我潇洒地吟唱。竹子上的露水带来一丝凉意,透过短短的栏杆;槐树的云影轻轻洒落在柔和的罗纱上。我的心情孤寂,像冰一样清澈,却映照出世间的喧嚣和劳碌,热闹的客人很多。唯有羡慕那池塘边的两只白鹭,它们也知道在风荷中缓缓而行。

注释:

  • 永昼:指长时间的白昼,寓意时间的悠长。
  • 潇洒:形容洒脱自如,毫不拘束。
  • 竹露:竹子上的露水,象征清新和凉爽。
  • 短槛:短栏杆,指山房的小窗或小阳台。
  • 孤怀:孤独的心情。
  • 冰心:比喻内心清澈冷静。
  • 尘世:指世俗的社会。
  • 陂塘:塘边的池塘。
  • 风荷:荷花在风中摇曳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敦元是清代诗人,生于1734年,卒于1795年。他以清雅的诗风和深刻的哲理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及个人情感。刘敦元的诗作常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永昼》写于刘敦元隐居时期,表达了他对清净自然生活的渴望和对喧嚣尘世的反思。在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选择逃避世俗的纷扰,寄情于自然。

诗歌鉴赏:

《永昼》是清代诗人刘敦元的一首抒情诗,整首诗充满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中通过描绘竹露、槐云等自然元素,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开篇的"肯将永昼等闲过",道出了诗人不愿平庸度日的决心,展露出一种对生命深度的思考。接着,诗人通过"潇洒山房此啸歌"展现了在山房中吟唱的潇洒态度,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在意象的描绘上,"竹露分凉通短槛"和"槐云蘸绿上轻罗"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竹露的凉意,槐云的轻柔,构成了一个清幽的环境,突显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反映出"孤怀落落冰心映"的孤独与清冷,表达了他内心的澄明与世俗的喧嚣之间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最后两句通过羡慕白鹭的缓步向风荷,表现出一种对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人在此刻的沉静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属。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蕴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肯将永昼等闲过:表达诗人不愿意将漫长的白昼如同平常日子一样草率度过,体现出对时间的珍惜。
  2. 潇洒山房此啸歌:描绘在山房中悠然自得地吟唱,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3. 竹露分凉通短槛:描述竹子上的露水带来的凉意,透过短栏杆,营造出自然清新的氛围。
  4. 槐云蘸绿上轻罗:槐树的云影轻轻洒落在罗纱上,呈现出一种柔美的意象。
  5. 孤怀落落冰心映: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清澈,反映出一种内省的情感。
  6. 尘世劳劳热客多:描述世俗生活的繁忙与喧嚣,形成与前面宁静意象的对比。
  7. 剩羡陂塘双白鹭:诗人对池塘边的白鹭产生羡慕,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8. 也知缓步向风荷:白鹭缓缓走向风中的荷花,传达出一种从容与洒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情比作冰心,突显内心的清澈明亮。
  • 对仗:如“竹露分凉”和“槐云蘸绿”,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描写白鹭的“缓步”,赋予了生命的感觉,增强了画面感。

主题思想:

《永昼》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世俗纷扰的反思与抗拒,表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露:象征清新与宁静,代表自然的纯净。
  • 槐云:象征柔和与温暖,营造出轻松的氛围。
  • 白鹭:象征自由与优雅,表达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风荷: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展现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肯将永昼等闲过”的意思是: A. 将白昼当作普通日子来过
    B. 不愿意将白昼当作普通日子来过
    C. 喜欢在白昼中忙碌

  2. 诗人羡慕的对象是: A. 短栏杆
    B. 白鹭
    C. 槐树

  3. “孤怀落落冰心映”中的“冰心”比喻了: A. 内心的清澈
    B. 内心的冷漠
    C. 内心的复杂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景色,体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比较刘敦元的《永昼》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刘敦元更强调个人内心的宁静与世俗纷扰的对比,而王维则更加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情感的交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刘敦元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和刘贡父登黄楼见寄并寄子由二首 鱼蛮子 答王巩(巩将见过,有诗自谓恶客,戏之。)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次韵张畹 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望云楼 题清淮楼 昭陵六马唐文皇战马也琢石象之立昭陵前客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悬头刺骨 矢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积功 凤毛龙甲 牙字旁的字 好整以暇 刀笔之吏 林寒涧肃 和诗 兴家立业 包含醇的词语有哪些 姿度 鱼字旁的字 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同字框的字 邀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