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6:38
扬州春词三首
作者:姚合(唐代)
广陵寒食天,无雾复无烟。
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
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
莫唤游人住,游人困不眠。
满郭是春光,街衢土亦香。
竹风轻履舄,花露腻衣裳。
谷鸟鸣还艳,山夫到更狂。
可怜游赏地,炀帝国倾亡。
江北烟光里,淮南胜事多。
市鄽持烛入,邻里漾船过。
有地惟栽竹,无家不养鹅。
春风荡城郭,满耳是笙歌。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春天的美丽景象。寒食节的日子,广陵的天空晴朗,没有雾霭和烟雾,温暖的阳光照耀着花柳,春风中乐声阵阵。园林中多是宅第,车马比起船只少得多。不要叫游人停留,因为他们已经困倦得无法入眠。满城春光明媚,街道上的泥土散发着芬芳。竹林中微风轻拂,花露沾湿了衣裳。谷鸟的鸣叫依旧那么动听,山夫的兴奋更显得狂热。可怜的是这游赏的地方,曾经的炀帝国已经倾覆。江北的烟光中,淮南的胜景显得更多。市场上,市民提着蜡烛入夜,邻里间划着小船过来。只有这里种竹子,家家都养鹅。春风吹荡着城郭,耳边满是笙歌的声音。
作者介绍:姚合,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07年,卒年不详,以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姚合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及社会生活,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天,正值寒食节,诗人通过描绘扬州春日的美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诗中探讨了人们在春天的游赏活动,表现了对当时社会安逸生活的珍视。
《扬州春词三首》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繁华,反映了昔日扬州的繁荣景象。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光景,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首联“广陵寒食天,无雾复无烟”,以清新的天空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仿佛置身于春日的美好之中;而“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则让人感受到春光的温暖与生机,音乐声随着春风荡漾,愈加生动。
诗人在描写扬州的繁华时,运用了对比手法:园林中多是宅,车马少于船,这不仅反映了扬州的繁华,也暗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接下来的“莫唤游人住,游人困不眠”更是突出了游人的陶醉与困倦,表现了春日游赏的乐趣。
然而,随着诗的深入,历史的阴影逐渐浮现:“可怜游赏地,炀帝国倾亡”。这一句将诗人对过去繁华的惋惜与对现状的深思相结合,展现了历史变迁带来的无奈与感伤。最后几句以“春风荡城郭,满耳是笙歌”结束,表面上描绘了春日的欢快场景,但背后却隐藏着历史的哀伤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如同一幅春日的画卷,既有生动的自然景象,也有深沉的历史思考,展现了姚合作为唐代诗人的独特风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同时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反思,传达了诗人对繁荣与衰落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扬州春词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春风散管弦”中的“管弦”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便是《扬州春词三首》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