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1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12:21
二月九日游百门泉览□由殿院有诗刻石因用其韵书之并律诗奉呈 其一
作者: 权邦彦 〔宋代〕
西山人巧相逼,兴欲乘风先两腋。
犯寒策马古共城,未见春林眩红碧。
土膏浮焰远沄沄,野烧旧痕明皪皪。
造幽忽觉累物异,心莹如澄眼如拭。
山根出泉泉涌窦,泓此一样玻璃色。
炯然毛发立可数,我欲探之还杖植。
郦元水经陆羽品,甲乙未许来轻敌。
径须乘夜,试飞桡拨云迹。
寒垣奔长,帽多尘更吹炙。
偶来娱此得闲旷,尘土自无何用涤。
境清意彻两相会,坐对行吟一倾臆。
鸥鹭飞浮亦闲暇,知我忘机群可入。
拟将笔力出,才费雕刻。
荒乘野逸不知倦,是乐个中真自适。
暮归穿邑惊市人,应笑新迁二千石。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游览百门泉的情景。他在西山受到人们的逼近,心中想要乘风而起,爽快地出发。骑马穿越寒冷的古城,尚未见到春天的树林映照出红色和碧色的景象。土壤上浮现的火焰在远处闪烁,过去烧过的痕迹仍然清晰可见。走在幽静的地方,忽然感到物与我之间的不同,心境清澈如水,眼睛清明如拭。山根泉水涌出,水流如同玻璃般清澈。我想去探究这泉水,还要用手杖支撑。郦元和陆羽的水经都在品评这水,甲乙之间不允许轻敌。应该趁夜行船,试着划船拨开云雾。寒冷的墙垣长而奔涌,帽子上满是尘土,风更是将我炙烤。偶尔来此游玩,心情悠闲,尘土根本不需要清洗。境界清澈,意境透彻,坐在这里对着行吟,倾诉心声。鸥鹭飞翔浮游,也是一种闲适,知我已忘却世俗的纷扰,我可以融入其中。想要将笔力发挥出来,却又觉得费力雕刻。荒野中乘兴而游,竟然不知疲倦,这才是真正的乐趣。黄昏归来,穿过市镇,惊动了路上的人们,他们应该会笑我这个新来的二千石(指官职)。
权邦彦是宋代著名的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常以清新脱俗著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此诗作于二月,正值春寒之际,诗人游览百门泉,受到身边景色的启发,抒发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游历百门泉时的心境与感受。开篇用“西山人巧相逼”引入,表现出一种被自然景色所吸引的迫切心情。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以寒冷的天气和未见春色的对比,突出了他对春天的渴望。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泉水”、“玻璃色”等,展现了百门泉的清澈透明,象征着诗人清澈的心境。同时,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的宁静与自在,传达了对世俗的超脱。尤其在“境清意彻”一句中,表达了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境界。
诗的结尾意外地提到市镇的喧嚣,形成对比,强调了诗人从喧闹中寻求内心平静的主题。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脱,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想。
泉水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智慧与清澈,西山则代表着高远与宁静,二者结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人生态度。
选择题:诗人游览的地点是哪里?
填空题:诗人在诗中提到的水利学家的名字是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鸥鹭飞浮”是指诗人内心的烦恼。(对/错)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