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3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37:23
享厚功微每愧颜,辞容聊企汉疏贤。
居民未睹黄公化,过客空疑绛老年。
适用每惭龟手伎,全生真赖马蹄篇。
从今风月知无负,鸭子陂中有钓船。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地位和成就的自谦之情,尽管享有丰厚的功名,却始终感到愧疚。试图与汉代的贤士相比,却又感到力不从心。居住在此地的人们未能见到黄公(即黄庭坚)那样的化身,过客们也只是在空中怀疑我已年老。每当使用手艺时,我总是感到惭愧,真正能依赖的还是马蹄的篇章。从今以后,我将不辜负风月,鸭子陂中自然会有钓船。
韩维,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故,常常透出浓厚的哲理思考。
此诗写于韩维晚年,时局动荡,诗人身处黄公化的影响之下,感慨自身的平庸与对过往的追忆,表现出对昔日贤士的向往与自我反省。
这首诗通过对自身地位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功名的淡泊与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直接表露了诗人对自我成就的谦卑,尽管享有一定的名望,却始终感到愧疚与不足。这种自谦的态度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谦卑的美德。
接下来的几句提到“居民未睹黄公化,过客空疑绛老年”,通过对比,诗人表现出对贤士黄庭坚的怀念与惋惜,暗示着时代的变迁,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理想人物的崇敬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提到的“龟手伎”与“马蹄篇”,则表现了诗人对技艺的自省与对创作的依赖,显示出他在艺术上的追求。
最后两句“从今风月知无负,鸭子陂中有钓船”,则是一种乐观的自我安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与对自然的向往,意图在风月之中找到慰藉与灵感。
诗中运用了对比(自谦与理想贤士)、隐喻(马蹄篇象征成就)、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使得情感更加生动。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自谦、反思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自我反省,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对未来的希望。
韩维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黄公”指的是哪位诗人?
诗中“适用每惭龟手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在自谦与对理想的追求上,韩维的《答外孙杨承务》可以与李白的《静夜思》相对比。李白在诗中展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而韩维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自我成就的反思与对伟人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