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6:01
高堂元祐脚,下泽少游乡。
自得林泉趣,不登声利场。
年方荣四豆,日已下三商。
有子翁无咎,存心味更长。
在高堂之上,您将元祐的脚步留在了这里,江泽之下则少有人游玩。
您享受着山林泉水的乐趣,不愿登上名利之场。
虽然年纪尚轻,荣华正当四十岁,而日子却已逐渐向西沉落。
有儿子在身边,您没有遗憾,心中存有的滋味愈发悠长。
“元祐”是宋代仁宗时期的一段历史,诗中提及的“高堂”与“下泽”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此外,诗中提到的“有子翁无咎”表现了对家庭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悟。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子贞,号梅溪,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魏了翁的风格清新自然,以清丽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挽诗或许是在魏了翁为某位朋友或亲人哀悼时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和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他对名利的淡泊与对家庭的珍重。
《杨极父挽诗》是一首深情且富有哲思的作品,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逝者的追思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诗中“高堂元祐脚,下泽少游乡”一句,描绘了一个士人对故乡的思念,流露出对自然的向往;而“自得林泉趣,不登声利场”则展现了诗人对名利的超然态度,表明了他宁愿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满足。这种思想在古代文人中并不鲜见,但魏了翁的表现尤为细腻,充分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年方荣四豆,日已下三商”这一句,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尽管年纪尚轻,但人生的顶峰却已向下滑落,令人感到惋惜。最后一句“有子翁无咎,存心味更长”不仅表达了对家庭的依恋,更传达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理解——在家庭和内心的满足中,人生的滋味才会愈加悠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家庭的幸福,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堂”指的是什么?
“年方荣四豆”中的“四豆”指的是什么年龄?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