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5:27
寄天乡寺仲仪上人富春孙处士
——许浑
诗僧与钓翁,千里两情通。
云带雁门雪,水连渔浦风。
心期荣辱外,名挂是非中。
岁晚亦归去,田园清洛东。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僧与钓翁之间的深厚情谊,尽管相隔千里,却能心灵相通。诗中提到的“云带雁门雪”和“水连渔浦风”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乡愁的交织。诗人抒发了他对名利的超然态度,认为心中的志向应超越荣辱与世俗是非。最后,诗人表达了在岁末之际归乡的愿望,向往清幽的田园生活。
许浑,字伯然,号巢父,唐代诗人,生于唐玄宗时期。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风格清新脱俗。许浑的诗多表现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尤其擅长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内心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们对安宁生活的渴望。诗人以寄情于自然的方式,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及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僧与钓翁之间的情谊,反映了人们在忙碌世俗生活中的精神追求。诗的开头通过“诗僧与钓翁”两个角色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生活方式下的人们如何超越距离的束缚,建立心灵上的联系。接着,诗中自然景物的描写如“云带雁门雪”和“水连渔浦风”,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心期荣辱外,名挂是非中”表达了对名利的超然态度,强调了内心的追求应高于外在的荣辱与世俗的评价。这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价值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最后一句“岁晚亦归去,田园清洛东”更是将诗人的归属感和对自然田园的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与钓翁之间的情谊,强调内心的追求高于世俗的荣辱,展现了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在唐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尤为珍贵,反映了人们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中的“诗僧”与“钓翁”分别象征什么?
A. 文人和隐士
B. 富人和穷人
C. 战士和农夫
诗的最后一句“田园清洛东”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A. 追求名利
B. 回归自然
C. 追寻权力
诗中提到的“名挂是非中”表达了诗人对名声的态度是:
A. 追求名声
B. 超然物外
C. 担心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