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5:39
晨起白云楼寄龙兴江准上人兼呈窦秀才
作者: 许浑 〔唐代〕
兹楼今是望乡台,乡信全稀晓雁哀。
山翠万重当槛出,水华千里抱城来。
东岩月在僧初定,南浦花残客未回。
欲吊灵均能赋否,秋风还有木兰开。
今晨我所处的这座楼已经成为望乡台,乡音乡信稀少,像清晨的雁叫一样让人感到悲哀。
远山如翠,层层叠叠地映入眼帘,千里流水如华,环绕着城池而来。
东边的岩石上,月光正洒在刚刚入定的僧人身上,南边的水边,残花凋零,旅人尚未归来。
我想为已经逝去的灵均写首诗,你是否能赋诗?秋风中还有木兰花在绽放。
许浑,唐代诗人,字子渊,号翠微,晚号天泉居士。其诗风细腻,情感丰富,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对后人影响深远。
此诗创作于唐代,许浑在晨起时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在白云楼上的感慨和孤独。
《晨起白云楼寄龙兴江准上人兼呈窦秀才》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怀念。开篇便以“兹楼今是望乡台”引入,点出诗人在白云楼上的孤独感,产生了一种望乡情绪。接着“乡信全稀晓雁哀”,用清晨孤雁的哀鸣来象征自己孤独的心情,暗示着思乡之苦。
接下来,许浑描绘了眼前的山水景色,“山翠万重”和“水华千里”展现了他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反衬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东岩的月光映照着修行的僧人,暗示了世外桃源的宁静,却也与南浦的残花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旅人未归的惆怅。
最后两句“欲吊灵均能赋否,秋风还有木兰开”更是将思念推向高潮,诗人希望为故人作诗,却又感到无能为力。秋风中木兰花的盛开,既是一种美的象征,也暗示着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唐诗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以思乡、怀友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依恋和对友人的怀念。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诗中“兹楼今是望乡台”的意思是:
A. 这座楼是思念的地方
B. 这座楼是游玩的地方
C. 这座楼是学习的地方
答案: A
“乡信全稀晓雁哀”中的“晓雁”象征:
A. 快乐
B. 孤独与思乡
C. 繁华
答案: B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的美
B. 思乡与怀友
C. 旅行的乐趣
答案: B
以上内容将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晨起白云楼寄龙兴江准上人兼呈窦秀才》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