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3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4:02
原文展示: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白话文翻译: 柳枝的色彩斑驳,掩映着精美的楼阁,清晨的黄莺啼叫,传递着宫中的忧愁。每年花儿凋落,却无人观赏,只能随着春水,默默地流出宫墙的沟渠。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扎,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尤其擅长描写宫怨和闺怨。此诗可能反映了唐代宫廷女性的孤独和无奈。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在描述宫廷中女性的生活状态,她们虽然身处华丽的环境,但内心却充满了孤独和忧愁,无人理解和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廷中的景象,表达了深层的宫怨情感。首句以柳色的斑驳掩映画楼,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凄凉的氛围。晓莺的啼叫,本是春天的象征,但在这里却传递着宫中的忧愁,形成了一种反差。后两句通过花落无人见,春泉出御沟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宫中女性的孤独和无奈,她们如同凋落的花朵,无人关注,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默默地消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一首典型的宫怨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宫廷中女性的孤独和无奈,她们虽然身处华丽的环境,但内心却充满了忧愁,无人理解和欣赏。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B 2. B 3. C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王昌龄的《闺怨》,同样是描写宫廷女性的孤独和无奈。 诗词对比: 王昌龄的《闺怨》与司马扎的《宫怨》都是描写宫廷女性的诗作,但王昌龄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女性的期待和失望,而司马扎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女性的孤独和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