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弩俞新福歌》

时间: 2025-04-22 14:45:46

诗句

材官选士,剑弩错陈。

应桴蹈节,俯仰若神。

绥我武烈,笃我淳仁。

自东自西,莫不来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4:45:46

原文展示:

弩俞新福歌 王粲 〔魏晋〕

材官选士,剑弩错陈。 应桴蹈节,俯仰若神。 绥我武烈,笃我淳仁。 自东自西,莫不来宾。

白话文翻译:

选拔精兵,剑弩排列整齐。 随着鼓声踏步,动作如神般自如。 安抚我们的武勇,坚定我们的淳朴仁爱。 从东到西,无不前来归顺。

注释:

  • 材官:指选拔出来的精兵。
  • 剑弩错陈:剑和弩排列整齐,错落有致。
  • 应桴蹈节:随着鼓声(桴)踏步(蹈节),形容动作整齐划一。
  • 俯仰若神:动作自如,如同神助。
  • 绥我武烈:安抚我们的武勇。
  • 笃我淳仁:坚定我们的淳朴仁爱。
  • 自东自西:从东到西,泛指四面八方。
  • 莫不来宾:无不前来归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粲(约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官员,“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诗歌以抒情为主,风格清丽,语言流畅,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军队选拔精兵、训练有素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武力和仁政的赞美,以及对四方归顺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军队选拔和训练的场景,展现了军队的威武和纪律性。诗中“应桴蹈节,俯仰若神”一句,生动地表现了士兵们随着鼓声动作整齐划一,如同神助般的自如。后两句“绥我武烈,笃我淳仁”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武力和仁政的赞美,以及对四方归顺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充满了对国家强盛和和平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材官选士,剑弩错陈。

    • 这句描绘了军队选拔精兵的场景,剑和弩排列整齐,错落有致,展现了军队的威武和纪律性。
  2. 应桴蹈节,俯仰若神。

    • 这句表现了士兵们随着鼓声动作整齐划一,如同神助般的自如,生动地展现了军队的训练有素。
  3. 绥我武烈,笃我淳仁。

    •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武力和仁政的赞美,以及对四方归顺的期待。
  4. 自东自西,莫不来宾。

    •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四方归顺的期待,展现了国家的强盛和和平。

修辞手法:

  • 比喻:“俯仰若神”比喻士兵们的动作自如,如同神助。
  • 对仗:“材官选士,剑弩错陈”和“应桴蹈节,俯仰若神”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武力和仁政的赞美,以及对四方归顺的期待。通过描绘军队选拔和训练的场景,展现了军队的威武和纪律性,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强盛和和平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剑弩:象征军队的威武和纪律性。
  • 应桴蹈节:象征军队的训练有素。
  • 绥我武烈,笃我淳仁:象征国家的武力和仁政。
  • 自东自西,莫不来宾:象征国家的强盛和和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应桴蹈节”形容的是什么? A. 士兵们的动作整齐划一 B. 士兵们的动作缓慢 C. 士兵们的动作混乱

  2. 诗中“绥我武烈,笃我淳仁”表达了什么? A. 对国家武力和仁政的赞美 B. 对国家武力和仁政的批评 C. 对国家武力和仁政的漠视

  3. 诗中“自东自西,莫不来宾”表达了什么? A. 对四方归顺的期待 B. 对四方归顺的恐惧 C. 对四方归顺的无所谓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粲的其他作品,如《七哀诗》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 与王粲同时期的其他建安七子成员的作品,如曹植的《白马篇》等,可以进行对比,了解不同诗人的风格和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粲诗集》
  • 《建安七子诗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病中九首 挽李端 杂兴十首 题真仁夫画卷 木兰花慢·维摩居士室 挽史馆资政木石尤公三首 其三 去春 食早荔七首 九叠 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斗筲之才 鹵字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妙教 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包含剖的成语 包含逝的成语 蹴踏 立刀旁的字 海底捞针 三框儿的字 托钵沿门 小字头的字 川费 包含仰的词语有哪些 遨翔自得 矢如雨集 题桥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