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1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7:19
风入松(远山横)
作者: 韩淲 〔宋代〕
小楼春映远山横。
绿遍高城。
望中一片斜阳静,
更萋萋芳草还生。
疏雨冷烟寒食,
落花飞絮清明。
数声弦管忍重听,
犹带微酲。
问春何事春将老,
春不语春恨难平。
莫把风流时节,
都归闲淡心情。
在小楼之上,春光映照着远方的山峦。
高耸的城墙被绿色覆盖。
远望去,夕阳静静地洒在大地上,
更添了满地的芳草依旧在生长。
细雨、冷烟伴随着寒食节,
落花与飞絮在清明时节纷飞。
几声弦乐让我忍不住想要重听,
仍旧带着微微的醉意。
我问春天为何渐渐老去,
春天不言,春恨难以平息。
不要把风流的时节,
都归于闲淡的心情。
作者介绍
韩淲,宋代诗人,以精致的词句与深邃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合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表现出对生命、时间的敏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
《风入松(远山横)》创作于宋代,正值春季,诗人以春天的景象引发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
《风入松(远山横)》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作,诗人在描写春天的自然景观的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悟。开头的“小楼春映远山横”便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宁静的春日场景。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巧妙结合,展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望中一片斜阳静,更萋萋芳草还生”,诗人在这里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夕阳的静谧与生机勃勃的草地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无情。接下来的“疏雨冷烟寒食,落花飞絮清明”,则通过描绘细雨与飞絮,增添了诗的淡淡忧伤,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后半部分的情感转折更是引人深思,“问春何事春将老,春不语春恨难平。”这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惋惜与无奈,春天的沉默与内心的焦虑交织在一起,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
最后一句“莫把风流时节,都归闲淡心情”,则是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反思,提醒人们不要将美好的时光视为平淡,而是要用心去感受。这种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春天的歌颂,更是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强调了珍惜时光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斜阳”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延续
B. 时间的流逝
C. 美好的时光
D. 自然的美丽
诗的最后一句提醒我们应如何对待美好的时光?
A. 忘记它
B. 珍惜它
C. 浪费它
D. 不在乎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上述内容,读者不仅能更好地理解《风入松(远山横)》这首诗的深意,还能在诗歌的学习中获得更丰富的文化体验与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