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5:47
闭门私造罪,准拟免灾殃。
被他恶部童,抄得报阎王。
纵不入镬汤,亦须卧铁床。
不许雇人替,自作自身当。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因私自做错事而自我惩罚的心态。他虽然在家闭门不出,却因自己的过错而受到惩罚,甚至可能受到阎王的通报。即使不被投入地狱的锅汤中,也必然要承受铁床的折磨。他不允许别人替他承担责任,必须自己面对后果。
拾得,唐代诗人,生平不详,诗歌风格多以讽刺、抒怀为主,反映社会的阴暗面及对人性深刻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反映了人们对自身行为后果的反思和对社会道德的探讨。
此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探讨了人性的复杂和道德责任。诗人通过“闭门私造罪”的设定,传达了一个人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下,也难以逃避内心的愧疚和社会的制裁。诗中“被他恶部童,抄得报阎王”的描写,使得阴间的差役似乎成为了良心的化身,更是暗示了人在世间的行为终究会受到应有的审判。
此外,诗中“纵不入镬汤,亦须卧铁床”的对比,表现出即便是逃避了最严重的惩罚,仍然难以逃脱其他形式的苦难,这种对人性深刻的剖析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和无奈。最后一句“不许雇人替,自作自身当”则是对自我责任感的强调,凸显了个体在面对过错时应有的态度,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真实的情感,引发读者对自身道德与责任的反思,展现了唐代诗歌在探讨人性方面的深度。
这首诗传达了对个体责任的深刻思考,强调人在道德上的自我审判和对过错的承担,体现出唐代社会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诗中提到的“恶部童”是指?
“自作自身当”强调了什么?
与白居易的《卖炭翁》相比,拾得的这首诗更侧重于个体的内心冲突与道德责任,而《卖炭翁》则更突出社会的不公与底层人的苦难。两首诗在表现社会问题上各有侧重,但都反映了唐代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