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泊丹阳与诸人同舟至马林溪遇雨》

时间: 2025-05-07 08:53:44

诗句

云林不可望,溪水更悠悠。

共载人皆客,离家春是秋。

远山方对枕,细雨莫回舟。

来往南徐路,多为芳草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3:44

原文展示:

泊丹阳与诸人同舟至马林溪遇雨
——皇甫冉 〔唐代〕

云林不可望,溪水更悠悠。
共载人皆客,离家春是秋。
远山方对枕,细雨莫回舟。
来往南徐路,多为芳草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马林溪遇雨时的情景。诗人望着云雾缭绕的山林,无法看清远处的景象,溪水在雨中显得更加悠长。大家同舟共济,都是旅人,离开了家乡的他们在春天却感受到秋天的萧瑟。远处的山如同枕头般近在咫尺,细雨纷纷,不忍让船只回头。来往的南徐之路,满是芳草,留给人们无限的思绪和感慨。


注释:

字词注释:

  • 不可望:无法远望。
  • 悠悠:形容溪水长流,意境悠远。
  • 共载:共同乘载。
  • 离家:离开家乡。
  • 春是秋:春天却像秋天一样,暗示离乡的孤独感。
  • 方对枕:远山正对着船只,形象而形象地表现出身在山水间的感觉。
  • 莫回舟:不敢回头。
  • 芳草留:芳草留存,象征着故乡的美好记忆。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旅途中的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自然和人情世故为主题,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旅行途中,面对突如其来的细雨,诗人在旅途中感受到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反映出当时社会上人们在外游历时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悟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头“云林不可望,溪水更悠悠”,即刻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远的意境,读者仿佛能置身于雨中,感受到山水的空灵与流动。接下来“共载人皆客,离家春是秋”更是点明了诗人和同舟者的身份,旅途中的人们都是离乡的客人,身处春天却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内心的孤独和惆怅油然而生。

“远山方对枕,细雨莫回舟”一句,描绘了诗人眼前的山水景象,细雨绵绵,仿佛不愿让人回头,进一步加深了旅途中的无奈与孤寂。最后一句“来往南徐路,多为芳草留”,则是一种对故乡美好记忆的追溯,芳草象征着故乡的温暖与美好,给人以无限的思绪与感慨。

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故乡的思念,形成了一个完整而深刻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林不可望:因雨雾弥漫,山林变得模糊不清,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2. 溪水更悠悠:溪水在雨中流淌,显得更加绵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旅途的漫长。
  3. 共载人皆客:同舟的人都是旅客,强调了漂泊的主题。
  4. 离家春是秋:离开家乡的旅人,在春天却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体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5. 远山方对枕:远山如同枕头般近在眼前,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6. 细雨莫回舟:细雨不忍让人回头,表达了对旅途的无奈和难舍之情。
  7. 来往南徐路:南徐之路是南方通往徐州的路线,暗示了人们的归乡之路。
  8. 多为芳草留:芳草的留存,象征着对故乡美好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远山方对枕”,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的亲密感。
  • 拟人:细雨如同有情之物,不愿让人回头,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感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借助自然景象传达了人们在异乡的无奈与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林:象征着旅途中的未知与迷茫。
  • 溪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悠长。
  • 细雨:象征着思念与惆怅。
  • 芳草:象征着故乡的美好记忆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述的天气是怎样的?
    A) 晴天
    B) 雨天
    C) 雪天
    D) 阴天

  2. 诗人和同舟之人都是谁?
    A) 家乡人
    B) 旅客
    C) 渔夫
    D) 商人

  3. 诗中提到的“芳草”象征什么?
    A) 旅行的辛苦
    B) 对故乡的回忆
    C) 生活的艰辛
    D) 人际的温暖

答案:

  1. B) 雨天
  2. B) 旅客
  3. B) 对故乡的回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慨。
  • 杜甫《春望》:关于离乡与思念的表达。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但风格更为豪放。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的意境更为宁静,展现出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

相关查询

陈侍郎宅观花烛 又绝句寄题毗陵驿 送冯侍郎 和张少监晚菊 文献太子挽歌词五首 送高舍人使岭南 再领制诰和王明府见贺 池州陈使君见示游齐山诗因寄 和尉迟赞善病中见寄 京使回自临川,得从兄书寄诗,依韵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母字旁的字 物外之交 凑四合六 包含挣的词语有哪些 平平稳稳 顿足失色 三撇旁的字 射鸱都将 辕田 鱼书雁足 四点底的字 革字旁的字 邗溟沟 包含薄的词语有哪些 大字旁的字 消惫 响答影随 包含浑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