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6:21
寄刘八山中
作者:皇甫冉 〔唐代〕
东皋若近远,苦雨隔还期。
闰岁风霜晚,山田收获迟。
茅檐燕去后,樵路菊黄时。
平子游都久,知君坐见嗤。
这首诗的意思是:东边的山坡似乎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苦苦的雨水使得我们相聚的日期遥遥无期。因为今年是闰年,风霜来得晚,山里的田地收成也比往年要迟。屋檐下的燕子飞走后,樵夫的路上菊花也已经盛开。平子在都城游玩已久,想必你在家中一定会对此有所耳闻。
诗中提到的“燕去”可能指的是春天的结束,燕子离去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亦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皇甫冉,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诗作见长。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诗人与友人刘八的隔离时日,表达了对好友的思念与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朋友间的思念,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开篇“东皋若近远”便以对比手法引入,既有地理距离的感受,也有心灵上的隔阂,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期待的矛盾情感。接下来的“苦雨隔还期”则将这种情感进一步深化,雨水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人与人之间情感连接的阻隔。
“闰岁风霜晚,山田收获迟”则通过农事的延误,暗示了时光的无情与生活的苦涩,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对生活节奏的无奈。接着,用“茅檐燕去后,樵路菊黄时”的景象描绘,展现了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季节更替的无奈。
最后一句“平子游都久,知君坐见嗤”则是对友人平子的关心与思念,暗示着即便身处异地,彼此的牵挂依旧如影随形。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命短暂、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词汇:
通过这些意象,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变化的哲学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皋”指的是:
A. 南边的山坡
B. 东边的山坡
C. 西边的山坡
“苦雨隔还期”中的“苦雨”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天气
B. 连绵的雨水
C. 暴风雨
诗中提到的“平子”是指:
A. 诗人自己
B. 朋友
C. 亲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对大自然的描绘和旅途的感悟;而李白的作品则多了几分豪放与激情,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这些书目和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唐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及其作品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