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2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25:22
北庭寒月夜临关,
回望烟尘一惨颜。
禹贡不通蒲类海,
尧封欲弃贺兰山。
尚闻虏帐擒生远,
曾是将军奏凯还。
可惜如丝天际水,
年年流血到人间。
在北庭寒冷的月夜,我站在关口,回首看到那烟尘弥漫的惨淡景象。大禹所划分的贡区已不再通往蒲类海,尧帝所封的贺兰山也将被人遗弃。听说敌人远道而来,捕获了许多生灵,曾经的将军也带着胜利的凯歌归来。可惜那如丝般细腻的水流,年年都在流淌,却带来了无尽的鲜血,流向人间。
任其昌,清代诗人,生于战乱之际,目睹了国家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多表现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痛苦的感慨,风格沉郁,情感真挚。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边疆不宁时期,任其昌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战争和流血牺牲的痛心,以及对理想国家的渴望。
《读史杂感 其二》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现实关怀的诗作。诗人在北庭的寒月之夜,站在关口,目睹了战乱带来的惨淡景象,表现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悲哀。他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贤明统治的追忆和对当下局势的不满。诗中“尚闻虏帐擒生远,曾是将军奏凯还”一句,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胜利的虚幻,暗示着即使在战争中获得胜利,但失去的生命和流淌的鲜血是无可挽回的。
诗的后两句“可惜如丝天际水,年年流血到人间”,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历史循环和人类苦难的深刻反思。纵使历史如流水般不断向前,但战争带来的悲剧却让人痛心不已,流血的景象年复一年,令人唏嘘。整首诗通过悲怆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无尽痛苦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望。诗人在古今对比中,感受到了深重的悲哀。
诗中“尚闻虏帐擒生远”一句表达了什么?
A. 战争的胜利
B. 战争的残酷
C. 和平的希望
“如丝天际水”中“如丝”比喻什么?
A. 时间的珍贵
B. 生命的脆弱
C. 记忆的清晰
诗人所回望的“烟尘”象征什么?
A. 战争的辉煌
B. 战争的痛苦
C. 和平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