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2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23:41
桑台烟树中,台榭造云空。
眺听逢秋兴,篇辞变国风。
坐愁高鸟起,笑指远人同。
始愧才情薄,跻攀继韵穷。
在桑树和烟雾缭绕的台上,楼阁高耸入云。
眺望远处,听着秋天的兴致,诗篇的风格也随之变化。
坐在这里愁苦地看着高飞的鸟儿,笑着指向远方的同伴。
我开始觉得自己的才情太薄弱,想要攀登诗歌的高峰却感到力不从心。
作者介绍: 温会,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为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武担寺的西台,表现了作者在此地的所思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自身才情的思考和自省。
这首诗通过描绘武担寺西台的自然景致与作者的内心感受,展现了唐代文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自我价值的反思。首联“桑台烟树中,台榭造云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清幽的山水画卷,给人一种远离喧嚣、归于自然的宁静感。接着,诗人通过“眺听逢秋兴”引入秋天的意境,秋季常常被视为思乡和感伤的季节,诗人此时的感慨似乎在与季节的变换产生共鸣。接下来的“坐愁高鸟起,笑指远人同”则表现出一种由愁而乐的转变,诗人在高台上看着飞鸟,似乎在思考自己与远方友人的关系,体现了一种人际的情感连接。
最后两句“始愧才情薄,跻攀继韵穷”则是对自我才情的反思,感到才华不足,难以追随着前人的足迹,表现出一种谦逊与自省的态度。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中,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自我才能的反思,展现了唐代文人既追求理想又感到无奈的情感状态。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鸟”象征什么?
A. 自由与理想
B. 孤独与悲伤
C. 友谊与团聚
“坐愁高鸟起”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愁苦
C. 期待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哪个地方?
A. 武担寺
B. 洛阳
C. 长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然而王维更强调自我与自然的融合,而温会则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波动与自我认知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