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0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6:10
《村居》
陆汝猷 〔清代〕
为逃秦世乱,卜筑向江村。
水曲绿环宅,山虚青到门。
闲情消永昼,懒意话归云。
时与携锄叟,寻幽夜色昏。
为了逃避秦朝的动乱,我在江边的村子里安居落户。
曲水环绕着我的宅子,青山虚无缥缈地映入门前。
悠闲的心情消磨着漫长的白昼,懒散的情绪聊着归来的云朵。
偶尔与挑着锄头的老人一起,寻幽探秘于夜色渐昏的时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秦世乱”指的是秦朝末年的动荡不安,诗人因乱世而选择隐居。此诗描绘了隐居生活的恬淡和对自然的依恋,反映了当时文人的一种逃避现实的情怀。
作者介绍:
陆汝猷,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因战乱而隐居,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隐逸生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寄情于山水之间。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战乱时期,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正值动荡,诗人选择隐居于江村,以求得一份内心的宁静。
《村居》是一首描绘隐居田园生活的诗作,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开篇两句“为逃秦世乱,卜筑向江村”,表明诗人因战乱而选择逃避,带有一种无奈的情感,而“水曲绿环宅,山虚青到门”则用生动的景色展示了隐居环境的优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接下来的“闲情消永昼,懒意话归云”,诗人通过“闲情”与“懒意”描绘了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时间似乎变得无比悠长,人的心境也随之舒展,心灵上的宁静与愉悦愈发显得珍贵。最后一句“时与携锄叟,寻幽夜色昏”,将诗人和当地老农的互动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整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隐含了对战乱社会的反思与批判,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逃避战乱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安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人性、自然和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理想的隐居环境,反映了人们对自然与心灵宁静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选择隐居?
A. 想要享受生活
B. 为逃秦世乱
C. 希望创作更多诗歌
“水曲绿环宅”中的“水曲”指的是什么?
A. 直流的水
B. 弯曲的水流
C. 静止的水
诗中提到的“携锄叟”指的是?
A. 年轻人
B. 老农
C. 诗人自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对《村居》的深入分析与学习,读者不仅能领会诗歌的美,还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