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6:53
次贡仲坚教授污湾行
作者: 龚璛 (宋代)
沧海蜃化楼台生,琐碎一一不可名。
夜如何其夜六更,是中精异方冥行。
忽然钟鼓声轰铿,我恰混沌死来觉。
浊恶泥沙埋龌龊,珠玑金碧视性命。
黩货聊堪付官榷,洞房蛛网镂象床。
重门藓铺撼仓琅,魂兮归来知在亡。
纵令僵立倚桥柱,忍见逝者相为忙。
百尔君子须远猷,公私漫藏多后忧。
官库诃护竟失守,岂以尤物无庸留。
传闻顷刻飞烟尘,天夺鬼偷希世珍。
重云宝构亦变灭,况复区区迷幻身。
积苏累块惊盲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又梦幻的场景。沧海之中,蜃楼浮现,细微的事物无从命名。夜晚的时光在六更时分显得尤为奇异,似乎有不可思议的精灵在黑暗中游走。忽然间,钟鼓声轰鸣,我在混沌中复苏,意识到自己被污浊的泥沙所埋没。珍珠和黄金在我眼中如同生命一般,然而这些财富却只能交给官府来管理。洞房华丽却布满蛛网,重重的门扉被青苔覆盖,仿佛在摇动仓库的宝藏。我的灵魂归来,却发现一切都已消逝。即使我僵立在桥柱上,也难忍心中对逝者的思念。君子们应当远离隐秘的阴谋,公私之间的隐瞒只会带来后顾之忧。官府的保护最终失守,难道美丽的事物就值得留存吗?传闻转瞬即逝,世间的珍宝也在天公与鬼神的争夺中失去。重重云层和华丽的构筑也终将消亡,更何况我们这迷幻的身躯,沉积下来的悲伤只会令无知的人感到惊恐。
作者介绍:龚璛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其诗风常常结合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社会的批判。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社会动荡的时期,龚璛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与内心感受的表达,反映了对社会贪婪与腐败的深刻思考,展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
《次贡仲坚教授污湾行》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通过一系列奇幻的意象,描绘了生命与死亡、现实与幻象之间的关系。诗中的“沧海蜃化”象征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浊恶泥沙”则反映了现实的污浊与腐朽。诗人在夜晚的六更时分,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奇异体验,钟鼓声的轰鸣仿佛唤醒了他内心深处的思索。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对官场的腐化和社会的阴暗面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表达了对“珍宝”的无奈与失落。君子应远离隐秘的阴谋,避免因贪婪而带来的忧虑。整体来看,诗歌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人在社会中的挣扎与思考,警示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远离贪婪与腐化。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梦幻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腐败与人性贪婪的深刻思考,警示人们珍惜内心的纯净与美好。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蜃化”是指什么?
A. 美好的幻影
B. 真实的建筑
C. 海洋生物的消失
答案:A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A. 赞美
B. 批判
C. 中立
答案:B
诗中“魂兮归来知在亡”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愉
B. 惆怅
C. 愤怒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