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3:43
燕歌行
作者: 皇甫冲 〔明代〕
秦军未解邯郸围,
燕丹新自秦城归。
仰天叩心发长叹,
燕山六月寒霜飞。
质子当年苦拘迫,
马为生角乌头白。
归来倾国思报仇,
不知谁是桥边客。
忽闻燕市多侠徒,
时相哭泣时欢呼。
百金求得赵七首,
千里献将燕地图。
慷慨于期头在箧,
落日征车犹未发。
声断谁知筑里心,
歌残试看冠中发。
荆卿一去不复还,
至今易水流潺潺。
黄沙迢迢照孤月,
祇今行者凋心颜。
全诗翻译:
秦军尚未解围邯郸,燕丹刚从秦城归来。仰天长叹,我心中感慨万千,燕山的六月寒霜飞舞。质子当年饱受拘留和压迫,马匹为了生存而长出白色的角。归来后,我倾尽国力想要报仇,却不知桥边的那位客人是谁。
忽然听闻燕市中有许多侠客,时而哭泣,时而欢呼。花费百金求得赵七首的诗,千里献上燕国的地图。豪情壮志仍在心中,却发现落日的征车还未启程。声声断绝,谁能理解我筑里之中的心情,歌声凋零,只能看看冠中的白发。
荆卿自此一去不复返,至今易水潺潺流淌。黄沙漫漫照耀着孤月,现如今的行者都已凋零心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皇甫冲,明代诗人,其作品多以豪放、悲壮见长,常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明代,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英雄豪杰的追思,尤以荆轲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报国之志与对历史悲剧的感慨。
《燕歌行》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波澜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燕丹归来时的心境,表达了对国家沦陷与报仇的深切思考。开篇提到秦军围困邯郸,营造了紧张的历史背景,接着以燕丹的归来为引,展示了他心中的苦闷与无奈。诗人仰天长叹,透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悲凉与无助。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回忆起质子被拘的苦楚,以及马为生存而长角的无奈,象征着生存与尊严的挣扎。燕丹归来后,报仇之志愈发强烈,但却对身边的人产生了质疑,表现出对盟友和友人的失落感。燕市的侠客们,似乎代表了那种尽管身处困境仍然充满豪情的英雄形象,仿佛在呼应燕丹的报仇心切。
最后几句,诗人提到荆卿一去不复返,意在感慨英雄的陨落与历史的无情。易水流潺,黄沙照孤月,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苍凉的自然景色,更揭示了行者心中的孤独与失落。整首诗以浓厚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对民族命运的忧虑,展现了士人报国的决心与孤独感,充满了悲壮与豪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质子”指的是什么?
A. 诗人
B. 人质
C. 侠客
“易水流潺潺”中的“易水”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A. 荆轲刺秦
B. 燕国灭亡
C. 赵国被围
诗中表现燕丹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忧伤与愤怒
C. 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