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1:26
夕郎富文采,早岁从君轩。
承明久厌直,著书效文罗。
十年坐兰若,鼻观参晨烟。
撑肠正患多,教外多穷研。
岂惟寄绝交,对客今忘言。
肯违莲社友,来从竹林贤。
在这美好的黄昏里,我的朋友文采斐然,年轻时常常跟随君子游玩。
承明时代以来,我早已厌倦直言,开始著书立说,模仿文人。
在兰若静坐十年,鼻间闻到晨烟缭绕。
肚子撑得厉害,教外的学问多得令人困惑。
难道只是寄托绝交的情谊,对着客人我已忘却言语。
愿意违背莲社的朋友,来从竹林的贤者。
作者介绍:李弥逊是宋代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独特的个性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友谊和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诗人约朋友在石泉聚会之时,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怀念,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文人交往和文化氛围。
李弥逊的《暇日约诸友生饭於石泉以讲居贫这策枢密富丈》展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的开篇描绘了黄昏时分,朋友文采斐然的形象,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欣赏与敬仰。接着提到“承明久厌直”,暗示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无奈与厌倦。
在“十年坐兰若”中,诗人以兰若作为隐居的象征,表达了他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和对学问的追求。然而,肚子撑得厉害的隐喻却揭示了对外界学问的困惑和对内心的拷问,体现出他在追求知识与自我反思中的挣扎。
“岂惟寄绝交”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虽然在交往中有时会忘却言语,但心灵的契合是更深的。最后的“肯违莲社友,来从竹林贤”则展示了他对志同道合之友的向往,强调了隐士与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在清幽的意境中流露出对知己的渴望与对自我处境的反思,展现了李弥逊独特的诗风与深邃的思想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谊的回忆与对隐居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知识、友谊和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与自我归隐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夕郎”是指什么?
A. 朋友 B. 黄昏 C. 年轻的文人
“十年坐兰若”中“兰若”指的是什么地方?
A. 山林 B. 寺庙 C. 隐居之处
“岂惟寄绝交”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失望 B. 忘却 C. 珍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李弥逊的诗更注重对友谊的尊重和隐居的情感,而李白则强调个人的孤独与豪放。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对生活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