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四 松径》

时间: 2025-04-27 14:37:55

诗句

开径入松林,松香满冠屦。

行行细护持,茯苓在深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7:55

原文展示:

开径入松林,松香满冠屦。
行行细护持,茯苓在深处。

白话文翻译:

走进小路,来到松树林中,松香飘散,沾满了我的鞋冠。
我小心翼翼地走着,深处藏着茯苓的身影。

注释:

  • 开径:开辟的小路。
  • 松香:松树散发的香气。
  • 冠屦:冠是指帽子,屦是指鞋子,合起来指身上的衣物。
  • 行行:小心翼翼地走。
  • 护持:保护、照顾。
  • 茯苓:一种中药材,生长在松树附近,通常生长在潮湿的地方。

典故解析:

茯苓在古代被视为一种药材,常用于中医,象征着健康与长寿。松树则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高洁和长寿相联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周瑛,明代诗人,身世多舛,专注于诗词创作,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作品中常透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正值文人对自然景观和修身养性的追求之时,松林象征着清静与高洁的环境,反映了作者的心境。

诗歌鉴赏:

《松径》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松树林中的景色,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诗的开头以“开径入松林”引入,立刻营造出一个幽静的环境,带领读者走入这个清新的世界。接着“松香满冠屦”,生动地描绘了松香的芬芳,仿佛能够让人感受到那股清新的气息,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行行细护持”则让人感受到行走中的小心与谨慎,似乎在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景,而“茯苓在深处”则在诗的末尾留下一丝神秘感,暗示着自然中还有更多的未知和惊喜等待着人们去发现。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与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开径入松林:开辟的小路通向松树林,描绘出进入自然的情景。
  • 松香满冠屦:松树的香气弥漫在身上,表现出自然的美好与清新。
  • 行行细护持:走路时小心翼翼,体现出对自然的敬重。
  • 茯苓在深处:深处隐藏着茯苓,象征着自然的神秘与丰饶。

修辞手法

  • 比喻:松香比作一种气息,使得读者感受到身临其境。
  • 拟人:松林似乎有意识地在等待行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在宁静环境中独处时的内心感悟,体现了文人对自然与心灵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松林:象征着宁静、高洁。
  • 松香:代表自然的芬芳和清新。
  • 茯苓:暗示自然的馈赠和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茯苓”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种中药材
    • C. 一种花卉
    • D. 一种水果
  2. 诗句“松香满冠屦”中的“冠屦”指的是什么?

    • A. 头发和衣服
    • B. 帽子和鞋子
    • C. 手和脚
    • D. 眼睛和耳朵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中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二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安宁,但周瑛的《松径》更加强调细腻的感受和个人的细致观察,而王维则更侧重于整体的意境与氛围。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杂赋 梅花 正月十六日送子虡至梅市归舟示子遹 昔在成都正月七日圣寿寺麻子市初春行乐处也 示子孙 肩舆历湖桑堰东西过陈湾至陈让堰小市抵暮乃 焚黄 醉吟 病中杂咏十首 读夏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神工鬼力 牛字旁的字 光前耀后 卤字旁的字 燕骨 说结 姜桂之性,到老愈辣 包含达的成语 狗头鼠脑 禾字旁的字 儁爽 口字旁的字 生夺硬抢 食字旁的字 包含烂的词语有哪些 牢栈 一鼓一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