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花光画山水》

时间: 2025-05-04 06:06:31

诗句

花光寺下对云沙,欲把轻舟小钓车。

更看道人烟雨笔,乱峰深处是吾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6:31

原文展示:

花光寺下对云沙,
欲把轻舟小钓车。
更看道人烟雨笔,
乱峰深处是吾家。

白话文翻译:

在花光寺下,面对着飘渺的云沙,
我想用轻舟和小钓车出行。
更想看见那位道人在烟雨中挥笔作画,
在那乱峰深处是我的家。

注释:

  • 花光寺:寺名,可能指的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
  • 云沙:云雾与沙土交汇的景象,描绘出一种朦胧的美。
  • 轻舟小钓车:轻便的小船和钓鱼用的车,象征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 道人:指道士,修道之人,通常与自然景色和艺术创作有关。
  • 烟雨笔:形容在烟雨中作画的情境,带有一种朦胧的美感。
  • 乱峰:指山峰错落有致,形态各异。

典故解析:

“烟雨”常用于古诗中,描绘一种朦胧而美丽的自然景象,象征着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与向往。道教文化中,道人通常与山水、隐逸生活相联系,反映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人生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与苏轼、米芾共称“宋四家”。其诗歌以清新、隽永著称,尤其擅长山水诗。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黄庭坚隐居之时,反映了其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淡泊名利的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首句“花光寺下对云沙”便为整首诗奠定了一个清幽的背景,寺下的云沙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静谧而超然的感觉。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用轻舟与钓车游历自然的愿望,体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更看道人烟雨笔,乱峰深处是吾家”则将诗人的归属感与自然的美融合在一起,诗人不仅关心自然景色,更向往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黄庭坚以山水为家、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理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出花光寺下的美丽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 第二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轻松出行的愿望,体现了对恬淡生活的向往。
    • 第三句:提到道人,意味着与自然和艺术的结合,显示出诗人的理想生活。
    • 第四句:诗人将自己与自然深度融合,暗示归属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轻舟与小钓车比作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 拟人:道人在烟雨中作画,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诗中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体现了人们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归属感的渴望。

意象分析:

  • 花光寺:代表宁静的生活场所,象征着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云沙:意象模糊而美丽,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的交融。
  • 道人:代表超然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
  • 乱峰:象征山水的多样性和变化,反映了自然的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花光寺下对云沙”中“云沙”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宁静的生活
    B. 繁华的城市
    C. 烟雨迷蒙的自然景色
    D. 道人的生活

  2. 诗中提到的“道人”指的是: A. 诗人自己
    B. 一位画家
    C. 道教的修行者
    D. 渔夫

  3. 整首诗所体现的情感基调是: A. 忧伤
    B. 自由与宁静
    C. 紧张与焦虑
    D. 迷茫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解读:王维的作品更加注重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黄庭坚则在自然中寻找归属感,二者都体现了对山水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黄庭坚诗文研究》

相关查询

石窦泉 山春洞 听刘安唱歌 题叶道士山房 临海所居三首 望简寂观 送柳宜城葬 哭绚法师 题明霞台 酬柳相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便的词语有哪些 情结 本小利微 子字旁的字 愤懑不平 应接不暇 龍字旁的字 衰疲 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浚湍 立刀旁的字 骚乱 包含跳的词语有哪些 盆满钵满 狗眼看人低 泼污水 竖心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