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0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00:15
千叶团团一尺余,扬州绝品旧应无。
赏传莒国迁钟虡,移忆胡僧置钵盂。
丛底留连倾凿落,瓶中捧拥照浮屠。
强将绛蜡封红萼,憔悴无言损玉肤。
故相林亭父老知,出群草木尚何疑。
无多产业残花药,几许功名旧鼎彝。
丰艳不知人世别,佳名新换使君诗。
明年会看花尤好,剥尽浮苞养一枝。
千叶的花瓣团团盛开,直径已超过一尺,扬州的名品,旧时应该没有。
赏花的习俗自莒国传来,回忆起胡僧放置钵盂的情景。
在花丛底下留连,轻轻倾斜凿落的花瓣,瓶中捧着照亮浮屠的光影。
强将用绛蜡封住红色的花萼,憔悴无言的我却伤了这玉般的肌肤。
老朋友们都知道在林亭里,群中的草木又何必多加怀疑。
没有多少产业,只剩下残花和药草,多少功名也不过是旧日的鼎彝。
那繁盛的花朵不知世间的离别,美名新换了使君的诗篇。
明年再来观花时,剥去浮苞来养活一枝。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涪翁,宋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曾任多职,弟弟苏轼亦为著名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深受后人喜爱。
此诗作于苏辙晚年,表达了对花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借花喻人生,反映了作者对世事的淡然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这首诗以“千叶”的花朵为引子,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将花与人生哲理交织在一起,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作者通过描写花的美丽,反映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中提到的“强将绛蜡封红萼”更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的脆弱,尽管如此,作者依然期待着明年再来观花的美好时光,表现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花的美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流露出对未来的期望,展现了乐观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千叶”是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树
C. 一种果实
D. 一种草
苏辙的字是什么?
A. 子瞻
B. 子文
C. 子华
D. 子明
诗中提到的“明年会看花尤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期待
C. 忧伤
D. 愤怒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但苏辙更多强调了对美的向往与期待,而杜甫则更多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与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