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6:39
作者:苏辙 〔宋代〕
门前籍籍草生径,堂上熙熙气吐春。
遮眼图书聊度日,放情丝竹最关身。
年来冯脱乌皮几,客去时干漉酒巾。
卜筑城中移榜就,休心便作广陵人。
在门前,杂草丛生的小路上,堂内却春意盎然,气息怡人。
我只得借着书本打发日子,偶尔放松心情,欣赏丝竹之声与音乐。
这些年来,与冯脱的交情如乌皮的酒一般久,客人离去时,酒巾又湿又干。
如果能够在城中安家落户,那我就可以安心地过上广陵人的生活了。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晦庵,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洵之子,苏轼之弟。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苏辙晚年,时值社会变迁,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在诗中体现出来。熙熙堂是他向杜介供奉的一处场所,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友人、生活的感慨。
苏辙的《题杜介供奉熙熙堂》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生活的日常与内心的情感。诗中通过细致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门前杂草与堂内春意的鲜明对比,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美好并存。诗人在繁忙的生活中,选择通过阅读来消磨时间,而偶尔放纵自己则是对生活的一种调剂。这种心态反映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及对文雅追求的坚持。
诗中“年来冯脱乌皮几,客去时干漉酒巾”,不仅表现了与友人深厚的交情,也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传达出对友谊的珍惜。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希望能在城中定居,过上安稳的生活。“休心便作广陵人”更是将理想生活与现实紧密结合,展示了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与归属感。
整体来看,此诗不仅有着深厚的情感底蕴,也蕴含了对生活的哲学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却又不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重、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希望交织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冯脱”是指什么?
A. 诗人的朋友
B. 一种乐器
C. 一种酒
填空题:诗中提到“遮眼图书聊度日”,表达了诗人对____的渴望。
判断题:诗中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绝望。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