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尝新酒》

时间: 2025-08-08 23:27:54

诗句

空腹尝新酒,偶成卯时醉。

醉来拥褐裘,直至斋时睡。

睡酣不语笑,真寝无梦寐。

殆欲忘形骸,讵知属天地。

醒馀和未散,起坐澹无事。

举臂一欠伸,引琴弹秋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8 23:27:54

原文展示:

空腹尝新酒,偶成卯时醉。
醉来拥褐裘,直至斋时睡。
睡酣不语笑,真寝无梦寐。
殆欲忘形骸,讵知属天地。
醒馀和未散,起坐澹无事。
举臂一欠伸,引琴弹秋思。


白话文翻译:

我空腹品尝新酿的美酒,偶然间在卯时(早晨五点到七点)醉了。
醉后我披着褐色的外套,直到斋戒时间才睡觉。
沉睡中我不言不语,笑容满面,真正的睡眠却没有梦境。
似乎想要忘却形体的存在,怎么会知道自己归属天地之间。
醒来时醉意尚未消散,起身坐下心中无事。
我伸伸懒腰,拿起琴来弹奏秋天的思绪。


注释:

  • 卯时:古代时辰,指早晨五点到七点。
  • 褐裘:指用褐色毛皮制成的外衣。
  • :指中午的进食时间,通常在古代是禁食的。
  • 真寝无梦寐:真正的睡眠没有梦境。
  • 忘形骸:忘却身体的存在。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醉”与“梦”的结合,反映出古人对酒与梦的哲学思考,常见于唐诗中。诗人借酒抒情,传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官至太子少傅。他的诗歌通俗易懂,关注民生,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等,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索之时。诗中表现出他对酒的喜爱以及醉后思考的状态,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感悟与闲适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在品尝新酒后的醉意与随后的沉醉状态。开篇“空腹尝新酒”,让人感受到一种初尝美酒的期待与愉悦。接着“偶成卯时醉”,则带有一丝俏皮,醉意如同不经意间的降临。醉酒后的状态是诗的核心,“醉来拥褐裘,直至斋时睡”,描绘了诗人醉卧的闲适与无忧,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在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中,“睡酣不语笑,真寝无梦寐”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的超脱,似乎在这醉酒的状态中,诗人已经忘却了形体的存在,达到了一种心灵的解放。最后“举臂一欠伸,引琴弹秋思”,则转向了音乐与思绪的结合,表现出一种从醉意中苏醒后的清新与自在,弹琴的动作更是为这份悠闲添加了艺术的气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既有对酒的享受,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形成了一种和谐而深刻的艺术效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空腹尝新酒:描述了在未进食的情况下品尝新酿的美酒,营造出一种期待感。
  2. 偶成卯时醉:醉酒的状态出乎意料,给人一种轻松的幽默感。
  3. 醉来拥褐裘:醉酒后的温暖与舒适,体现出诗人的闲适生活。
  4. 直至斋时睡:沉醉直至午餐时间,表现出对时间的无意识流逝。
  5. 睡酣不语笑:醉中沉睡时的愉悦与安宁,似乎无忧无虑。
  6. 真寝无梦寐:强调真正的沉睡,心灵的宁静。
  7. 殆欲忘形骸:醉酒状态中,似乎想要忘却身体的存在。
  8. 讵知属天地:对存在与归属的无知,表达出一种哲学思考。
  9. 醒馀和未散:醒来时醉意未散,依旧留有余韵。
  10. 起坐澹无事:起身后心境清淡,表现出一种无所事事的悠闲。
  11. 举臂一欠伸:伸展身体,表现出放松的状态。
  12. 引琴弹秋思:弹琴表达内心的情感,带来秋天的思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醉酒比作一种轻松的状态,传达出对生活的享受。
  • 拟人:醉酒状态被赋予了人的情感与思考,形成互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醉酒后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表达了对自由与闲适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酒:象征着新鲜与美好,代表生活中的乐趣。
  • 褐裘:代表温暖与舒适,象征着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
  • :象征着内心的渴望与对人生的思考。
  • :象征着艺术与情感的表达,代表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卯时”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 A) 晚上九点到十一点
    • B) 早上五点到七点
    • C) 中午十一点到一点
    • D) 下午三点到五点
  2. “醉来拥褐裘”中的“褐裘”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酒
    • B) 一种食物
    • C) 一种衣物
    • D) 一种乐器
  3. 诗中“真寝无梦寐”表达了怎样的状态?

    • A) 醉酒后的闲适状态
    • B) 清醒时的思考
    • C) 恶梦的恐惧
    • D) 失眠的无奈

答案:

  1. B) 早上五点到七点
  2. C) 一种衣物
  3. A) 醉酒后的闲适状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与李白《将进酒》
    • 白居易的诗更显悠闲自得,而李白则更为豪放激昂,表现出对饮酒的不同态度。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对酒的态度与情感的表达,反映出各自的个性与生活理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集》
  • 《唐代诗歌研究》
  • 《白居易研究》

相关查询

西湖二首 西湖 西湖竹枝词 西湖杂诗五首 西湖春晓 导引·延和幄座 导引 正隆六年六月驾幸南京林钟宫 导引 贞元元年三月驾幸中都姑洗宫 导引 天德二年三月?享回銮姑洗宫 导引·中兴五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倾巢而出 焉乃 木字旁的字 关山迢递 贝字旁的字 沅芷澧兰 包含晰的词语有哪些 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抵死瞒生 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息币 灾福 齲字旁的字 金枝花萼 穴宝盖的字 破镜重圆 黹字旁的字 笞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