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4:38
闲行
五十年来思虑熟,
忙人应未胜闲人。
林园傲逸真成贵,
衣食单疏不是贫。
专掌图书无过地,
遍寻山水自由身。
傥年七十犹强健,
尚得闲行十五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思考。五十年来,作者经历了许多思虑,忙碌的人未必胜过闲适的人。拥有林园的悠闲与自在,才是真正的富贵;而简单的衣食不等于贫困。专心研究书籍没有什么过错,周游山水才是自由的生活。假如到了七十岁仍然健康,依然可以享受悠闲的春天。
“专掌图书”指的是专心致志于学问的生活,反映了唐代士人对读书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诗中提到的“林园”与“山水”则代表了自然的美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诗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尤其擅长写咏怀、社会现象以及对人情世态的观察。
《闲行》作于白居易晚年,诗人经过多年官场的沉浮,体验到人生的忙碌与闲适之间的对比,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健康长寿的希望。
《闲行》是一首具有哲理性的诗作,通过对比忙人与闲人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前四句以对比手法,强调了闲人生活的优越性,认为忙碌的生活并不一定带来真正的富贵,而拥有一片林园和简单的衣食,才是真正的富裕。后四句则引入个人的追求,表达了对学问和自然的热爱。在白居易的笔下,生活的意义不再是追名逐利,而是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智慧。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倡导一种闲适、自由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富足与对自然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白居易认为哪种生活方式更为优越?
诗中提到“专掌图书”的意思是什么?
诗人希望在七十岁时是什么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