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2:5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2:55:51
南徐道中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生憎行路与心违,又逐孤帆擘浪飞。
吴岫涌云穿望眼,楚江浮月冷征衣。
长歌悲似垂垂泪,短梦纷如草草归。
若有一廛供闭户,肯将篾舫换柴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行路途中心情的郁闷和孤独。行路与内心的向往相违,眼前只见孤帆在浪间翱翔。远处的吴山云雾缭绕,楚江的月光映照着我寒冷的征衣。长歌的声音悲伤如同滴落的泪水,短暂的梦境如同匆忙归去的草草之旅。倘若有个小屋让我闭门独处,我愿意用小船换取柴门的宁静。
诗中提到的“吴岫”和“楚江”都是江南地区的标志性地理名词,代表了作者的故乡与情感寄托。古代诗人常用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吴楚的水乡景色也常成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怀的对象。
作者介绍:范成大,字仲淹,号石湖,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情感细腻,语言简练,常以游历中的所见所感为题材。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作者旅途之中,表露了他在行路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与人们对归属感的渴望。
《南徐道中》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表现出诗人对孤独与归属的深刻思考。首联“生憎行路与心违”,直接点明了行路的烦恼与心灵的失落,展现出一种游子在外的无奈感。接下来的“又逐孤帆擘浪飞”,则以孤帆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孤独感,诗人似乎在追逐着那孤独的帆影,却又感到心灵的隔阂。
中间部分“吴岫涌云穿望眼,楚江浮月冷征衣”,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美景,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寒冷。这里的“涌云”和“浮月”意象交织,给人以生动的视觉感受,却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最后两句通过“长歌悲似垂垂泪,短梦纷如草草归”,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长歌与短梦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匆匆,表达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若有一廛供闭户”,更是直抒胸臆,渴望一个可以安静栖身的地方,令人感到深切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游子在旅途中对孤独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安静生活的渴望,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测试:
诗中“生憎”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吴岫”和“楚江”主要代表什么?
诗人愿意用什么换取宁静的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