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3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39:23
动静惟所遇,仁智亦偶然。谁见二物外,犹有天地全。
这首诗的意思是:动与静的状态只是偶然的遭遇,仁与智的存在也是偶然的事情。谁能看到这两个事物之外,依然有整个天地的存在呢?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晦朔,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之弟,擅长诗词、散文和书法。其作品常体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苏辙在洋州的园亭中,反映他在宁静的环境中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这样的作品表达对世事的顺应和淡然心态。
苏辙的这首《二乐榭》通过对动静、仁智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诗中用“动静惟所遇”表达了人生中的变化和静止都是偶然的,反映出一种对命运的随遇而安的态度。而“仁智亦偶然”则指出人类道德与智慧的存在也是偶然,似乎在提醒我们,不必过于执着于个人的得失,因为这些都是宇宙中一部分的自然现象。最后两句“谁见二物外,犹有天地全”更是将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自然界,强调在动与静、仁与智之外,还有更为广大的天地。这种对比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给人以思考的余地。苏辙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思想,体现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探讨生活的偶然性与宇宙的广阔,强调人应以一种淡然的态度看待人生的变化。
诗词测试:
诗中“动静惟所遇”主要表达什么?
“仁智亦偶然”这句话想传达怎样的意义?
全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