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9:55
欲试轩岐学,相将上九天。
祖陈枫叶下,席展杏林边。
暂别烧丹灶,来登罨画船。
衣冠颁日赐,雨露想承偏。
我想要尝试轩岐的学问,与你一同登上九天之上。
在祖陈的枫叶下,我们席地而坐,畅谈杏林中的道理。
暂时告别炼丹的灶火,来登上那画舫轻舟。
衣冠被日光普照,愿在雨露中得到特别的恩泽。
作者介绍:谢晋,明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通常代表了当时文人的理想与情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谢晋临别之际,表达人生追求的理想与对未来的期待,特意选择医学作为主题,映射出社会对医学的重视。
此诗通过轻松而优雅的语言,表达了对医学的追求和对未来旅程的期待。开篇“欲试轩岐学”,直接点明了诗人心中所向,渴望探求更深的学术道理。接下来的“祖陈枫叶下”,则描绘出一种宁静的学习环境,透出一股温馨的氛围。
诗中对杏林的提及,具体化了医学的主题,象征着医学知识的广博与深奥。而“暂别烧丹灶”则展现了诗人对传统道教文化的反思,体现了他对医学的重视,预示着一种新的追求。
整首诗结尾提到的“衣冠颁日赐,雨露想承偏”,不仅表达了对荣华富贵的渴望,更隐含着对个人成就的追求与期待,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杏林”象征什么?
诗人想要追求的学问是?
诗的结尾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谢晋的《送医学盛启东之京》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均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谢晋更倾向于学术与医学,而李白则强调人生的及时行乐与豪放。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