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3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32:07
代挽何知县二首
作者: 陈耆卿 〔宋代〕
一第声名动冕旒,渊源家学自梁丘。
谁知雨化青衿日,最解风驰紫塞秋。
幕府石洪嗟不作,河阳潘岳竟成要。
雁行无复云边讯,愁绝萱堂正白头。
这首诗的意思是:
第一句描述了何知县的声名显赫,举荐至高的地位,家学渊源来自于梁丘。接下来,诗人感叹谁能知道在雨中化作青衿(即读书人)的时候,他最能理解在紫塞的秋风中飞驰的感觉。然后提到幕府中石洪不再出仕,而河阳的潘岳却成为了重要的人物。最后,诗人感叹如同雁群再也没有了云边的消息,愁苦至极,白头偕老。
作者介绍:
陈耆卿,宋代诗人,生平以诗文见长,擅长抒情和描写,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与社会现象。他的作品通常具有较强的个人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何知县去世之际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其生前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何知县在其任上颇具声望,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曾经辉煌的成就似乎变得不再重要。
这首诗通过描写何知县的声名与成就,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深刻思考。前两句直接对何知县的评价,交代了其声名与出身,显示出一种对传统士大夫理想的追求与认可。随后的几句转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雨化青衿日"将读书人的艰辛和成就相互联系,展现了诗人对青衿岁月的追忆。
同时,诗中提到的“幕府石洪”和“河阳潘岳”,形成鲜明对比,前者的消失与后者的崛起,表明了历史的更迭与个人命运的变迁,这种对比更加强调了人生的无常。最后一句以“愁绝萱堂正白头”收尾,情感愈加沉重,表达了对亲情的深切思念与无奈,令人感同身受,传递出浓厚的人生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何知县的怀念,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名利变迁的深思,同时也反映出对传统士人理想的追求与失落。诗人在对比中引发的情感波动,使读者在感受个人悲欢的同时,也深思历史的流逝与社会的变迁。
诗词测试:
何知县的声名是如何被描述的?
A. 低调 B. 显赫 C. 没人知晓
“幕府石洪嗟不作”中的“石洪”指的是谁?
A. 一位文学家 B. 一位官员 C. 一位商人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思念与愁苦 C. 自豪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