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君山 / 洞庭诗》

时间: 2025-04-30 04:21:45

诗句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21:45

原文展示

题君山 / 洞庭诗
作者: 雍陶 〔唐代〕

烟波不动影沉沉,
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
一螺青黛镜中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君山的美丽景象,湖面平静如镜,影子沉沉地倒映着四周的景色,湖水的碧色与翠色交融,显得更加深邃。让我不禁联想到水仙在此梳洗打扮,仿佛看到一面青色的螺旋镜子,在湖心静静地反射着周围的美景。

注释

字词注释

  • 烟波:指水面上升起的雾气和波纹。
  • 沉沉:形容水面宁静,影子沉重。
  • 碧色全无:指湖水失去了清澈的碧绿。
  • 翠色深:形容湖水的颜色更显深邃。
  • 水仙:一种花,常与美丽、优雅相关联。
  • 螺青黛:用来形容湖水的颜色,像青色的螺旋或青黛。

典故解析: 水仙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尤其是与水相关的美丽景象。诗中提到的“水仙梳洗处”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美的深刻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雍陶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与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而著称。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一首诗作于雍陶游历君山时,受到湖光山色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静谧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展现了君山的自然风光。开头两句“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描绘了湖面上雾气弥漫,水面如镜,影子沉重的情景,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深邃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则通过想象,进一步丰富了景象,水仙的美丽与湖水的清幽相映成趣,产生了一种超脱现实的美感。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成功,水面与水仙的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让人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人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更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烟波不动影沉沉:开头句子描绘静谧的湖面,水面如镜,影子清晰可见,营造出一种安静的氛围。
  • 碧色全无翠色深:湖水的颜色更加深邃,失去了亮丽的碧色,体现出一种沉静和深远。
  • 疑是水仙梳洗处:诗人想象这里是水仙梳洗的地方,增加了诗的浪漫色彩。
  • 一螺青黛镜中心:将湖水比作青黛色的镜子,进一步强调了水面平静如镜的特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水比喻为镜子,形象生动。
  • 拟人:将水仙拟人化,增添了诗的情感。
  • 对仗:诗句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探讨了自然的美与内心的宁静,通过对君山湖面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波:象征着神秘和宁静。
  • 水仙:代表美丽与优雅。
  • 青黛镜:象征深邃与反射,寓意内心的沉思和对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烟波”指的是什么?
    A. 水面上的雾气和波纹
    B. 花的名字
    C. 一种乐器

  2. “疑是水仙梳洗处”中水仙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湖泊
    C. 一位神话人物

  3. 本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春天的花朵
    B. 湖水与水仙
    C. 高山与大海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孤独。而雍陶的《题君山》则通过水仙的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情感上更为柔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白与王维的诗歌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歌诗三十五韵送前知隆庆任侯赴召 和虞退夫见贻生日诗韵 满江红 刘少监挽诗 和虞永康梅花十绝句 陈总领挽诗三首 阁学袁侍郎以朝鲤豢龙两图见寄索和·豢龙 次韵李彭州访山居三绝 洞庭春色(再用初八日韵谢通判运管以下) 何府君挽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玉山倾倒 调三窝四 觉罗 尢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叛夫 飠字旁的字 枕侧 官清毡冷 疾声大呼 幕后指点 蜂起云涌 赤字旁的字 朱弦三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