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3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4:04
醉饮
作者:邹浩
我生不嗜酒,断来仍十年。
前年窜岭表,去年斥湖边。
欲以禦瘴湿,乃复酒至前。
一杯复一杯,朝暮常醺然。
因之醉乡游,别是一山川。
日月不相促,万物同暄妍。
眼界绝尘污,耳根遗俗譞。
心平气自和,妙与天地全。
歠糟而餔醨,信以昔人贤。
琴外陶靖节,诗中李谪仙。
声利挽不回,昏昏长醉眠。
有师谁得之,我奉以周旋。
我一生不喜欢喝酒,但断断续续已经十年没喝了。前年我被贬到山岭边,去年又被贬到湖边。为了抵御瘴气,我又开始喝酒了。一杯接一杯,早晚都常常醉醺醺的。因为这样,我在醉酒中游历,看到的山河别有一番风味。日月不再催促,万物都在和谐中绽放。我的眼界远离了尘世污浊,耳根也摆脱了世俗的喧嚣。心情平和,自然安宁,和天地融为一体。喝酒吃饭,我相信这是古人所推崇的。琴外的陶渊明,诗中的李白,都让我感到共鸣。名利无法挽回,我只想在醉梦中沉睡。谁能得到这样的师傅,我愿意跟随他一起游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邹浩,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被贬之后,表现出对酒的重新认识,以及在醉酒中获得的豁达和对自然的领悟。
《醉饮》展现了诗人在遭遇困境后,通过饮酒寻求精神解脱的经历。诗中,作者一开始表明自己并不喜酒,但因生活的苦涩和环境的压迫,选择了醉酒作为逃避的方式。通过酒的陶醉,诗人不仅在身体上获得了放松,更在精神上感受到了与宇宙的合一。
整首诗通过“醉”字贯穿始终,描绘了醉酒后的心境变化。从一开始的无奈到后来的畅快,诗人在醉酒中游历山川,发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诗中“日月不相促,万物同暄妍”展现了在醉酒状态下,诗人忽然领悟到的自然之美与生命的和谐。
此外,诗中提到的陶渊明与李白,两位历史上的诗人,象征着对隐逸与自由精神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最终,诗人意识到声名利禄的虚无,选择在醉酒中长眠,体现了一种超脱的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在困境中寻求内心平静的努力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作者在困境中通过饮酒寻求心灵解脱的过程,表达了对自由无拘生活的向往,及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
酒在古代文人中常被视为灵感的源泉和心灵的寄托,山川则是隐逸生活的理想场所。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
诗词测试
邹浩的《醉饮》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诗中提到的陶渊明和李白分别代表什么?
诗人对饮酒的态度如何变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