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1:11
兽之穷,奔大麓。天厚黄德,狙犷服。甲之櫜弓,弭矢箙。皇旅靖,敌逾蹙。自亡其徒,匪予戮。屈猛,虔栗栗。縻以尺组,啖以秩。黎之阳,土茫茫。富兵戎,盈仓箱。乏者德,莫能享。驱豺兕,授我疆。
野兽被逼到绝境,向大山奔逃。上天厚赐黄德,猿猴也因此俯首效劳。铠甲和弓箭都已备齐,矢箭安放在箭囊中。皇帝的军旅安定,敌人却愈加紧张。敌人自绝于队伍,不是我所杀戮。屈服于强者,内心却战栗不已。用尺子捆绑,给予我以秩序。阳光普照,土地空旷茫茫。富有军备的地方,粮仓满盈。德行不足的人,无法享受恩惠。驱逐豺狼和野兽,给予我边疆。
柳宗元(773年-819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号宗元,世称柳柳宗。与韩愈并称“韩柳”,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重要人物。柳宗元主张以古文反对骈文,强调文辞的简练与思想的深邃。他的诗文常表现对社会政治的关注,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兽之穷》是柳宗元在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创作的。这个时期,柳宗元经历了政治上的失败与个人的困境,他的作品体现出对社会动荡与民生困苦的深刻关注。这首诗通过描写野兽的绝境,隐喻人们在社会动荡中的苦楚与无助。
《兽之穷》通过对野兽被逼到绝境的描绘,象征了社会上弱者的无奈与压迫。开篇的“兽之穷”直接点明了主题,描绘出一种紧迫的气氛。接着,诗人用“奔大麓”表现出野兽的逃窜,似乎在暗示人们也在寻找逃避的出路。
“天厚黄德,狙犷服”一方面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另一方面则隐喻了在强者面前,弱者的屈服与无奈。随后的“皇旅靖,敌逾蹙”则转入对政治局势的暗示,表现出在强大力量下,敌人也显得愈加无力与紧张。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极具表现力。在描绘野兽逃窜的同时,也映射了人们在动荡年代中的无奈与反抗。通过对比,诗人揭示了强者与弱者之间的矛盾,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核心主题在于揭示社会的动荡与弱者的无奈。通过对野兽的描述,反映出在强权面前,个体的脆弱与绝望。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与思考。
"兽之穷"中"兽"指代什么?
A. 动物
B. 人类社会中的弱者
C. 自然界的威胁
D. 战争的工具
诗中提到的“黎之阳”指的是什么?
A. 夜晚的景象
B. 白天的光明与希望
C. 战争的开始
D. 野兽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