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3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36:24
早岁京华听越吟,
闻君江海分逾深。
他时若写兰亭会,
莫画高僧支道林。
频把琼书出袖中,
独吟遗句立秋风。
桂江日夜流千里,
挥泪何时到甬东。
年轻时在京城听过越地的吟唱,
听说您在江海之间的分离更加深切。
如果有朝一日能写下兰亭的聚会,
请不要画出高僧支道林的形象。
我常常把美好的书信从袖中拿出,
独自吟咏留下的诗句,在秋风中。
桂江日夜奔流千里,
我何时才能带着泪水抵达宁波东岸?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宗元,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以散文和诗词著称。柳宗元的作品多反映对社会现实的关心,融入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写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之时,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离别之苦。正值秋天,诗中多次提到秋风,增添了离情的愁苦。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开头两句通过对早年在京城听吟的回忆,展现了柳宗元对文人雅集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闻君江海分逾深"一句,表明了由于时空的变迁,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得更加深厚,尤其是分离后更能体会到彼此的珍贵。
接下来的"他时若写兰亭会,莫画高僧支道林",则是对兰亭会的向往,暗示了对友人聚会的渴望。作者希望在日后能重聚,却不希望画出高僧的形象,这可能是对世俗、名利的反思,体现了他对纯真友谊的珍视。
后面的部分转入对自然的描写,"桂江日夜流千里",用桂江的奔流来比喻时间的飞逝和悲伤的难以抑制,最后以“挥泪何时到甬东”结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无奈,情感上达到高潮。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柳宗元作为一个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理解与体验。
整首诗围绕着思念和离别展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世间的真情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兰亭”是指什么?
A. 一处山水胜地
B. 王羲之的聚会地点
C. 高僧的寺庙
“桂江日夜流千里”中,桂江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时间的流逝
C. 财富
柳宗元的作品风格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
A. 华丽
B. 朴实自然
C. 繁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