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7:17
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
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
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
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
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钟。
在新亭上俯瞰朱红的栏杆,盛开的花木如同芙蓉。
清香随着晨风飘远,浓厚的色彩在寒露中显得更加鲜艳。
洒脱的气质超脱于尘世,气宇轩昂又各有不同。
我曾听说色彩与空灵是相互暗喻的,造物主究竟是谁呢?
在这明亮的秋月下留连,不远处传来山中的钟声。
“色空喻”在佛教中常用来表达人生的无常与空灵,结合了诗人对自然美与人类存在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号宗元,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哲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擅长散文和诗歌,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自然风光。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且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芙蓉亭》作于柳宗元被贬至永州期间,诗中流露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那时的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起伏,让诗人更加珍惜自然之美,从而激发了创作灵感。
《芙蓉亭》是一首抒情诗,柳宗元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与思索。开篇便以新亭俯瞰朱槛的画面引入,展现出一种悠闲的意境。接着,诗人将清香与晨风结合,生动地描绘出清晨的宁静与美丽。诗中“潇洒出人世”一句,传达了诗人心灵的自由与超脱,表明他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昂的情操。
而“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则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人对自然与生命奥秘的探索和困惑。最后两句“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钟”更是将自然与人文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遐想的氛围。整首诗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哲思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柳宗元独特的审美情趣与深邃的思想。
整首诗旨在表达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出对生命的珍惜与对存在的探讨,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诗中“新亭俯朱槛”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A. 亭子与栏杆
B. 山水画
C. 秋天的落叶
“潇洒出人世”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失落
B. 超脱
C. 忧伤
“留连秋月晏”的“留连”指的是什么?
A. 追赶
B. 留恋
C. 离去